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埋藏物与无主物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埋藏物概念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4-02)普法百科2

现在主要采用客观状态理论:埋藏物与遗失物的区别,仅在于发现的时候,是否处于被埋藏于他物之状态。埋藏物与无主物之间的关系紧密,埋藏物其实是包含了无主物的一种,那么在发现埋藏物的同时,如果在没有人认领,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是可以作为无主物处理的。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 1、
  • 2、
  • 3、

埋藏物

归属相关法律

埋藏物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具有重要地位,但埋藏物的归属仍然是法律中一个重要课题,埋藏物的发现也是各国物权法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其中,许多国家的规定相当典型或相当有特色。《法国民法典》对发现埋藏物规定于该法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可见,我国采取的是公有主义的立法例,发现人不得取得所有权,只可能受到一定的表扬或物质鼓励。

埋藏物特点

埋藏物是成就发现埋藏物的条件之一,所谓发现埋藏物是指隐藏于他物之中,而其所有人不明的动产。通说认为,埋藏物具备三个特点:

其一,埋藏物应为动产。埋藏物公限于动产,如金银财宝、珍奇古玩等。古代房屋或城市因地震、火山、泥石流等事变被埋没于地下,已成为土地的一部分,不构成埋藏物。

其二,埋藏物应为埋藏的物。所谓埋藏,是指包藏于他物之中,难以从外部目睹的状态。包藏物一般为土地,但不一定限于土地,建筑物或动产均可以为包藏物,如将古玩字画藏在墙壁中,将珠宝藏在电脑的机箱中,至于埋藏的原因,究竟是由于人为的事实还是自然事件,则在所不问。另外,德国民法、瑞士民法都要求埋藏物以经过长时间的埋藏为必要。我们认为,认定埋藏物主要应依据其是否处于“埋藏”状态,至于埋藏的时间长短并不具有决定意义,况且,如何认定“长久”也相当困难,因此埋藏物不以长时间埋藏为必要。

其三,埋藏物的所有人不明。所谓所有人不明,是指埋藏物并非无主物,但不知属于何人。如果根本没有所有人,应当适用无主物先占的规定;如果有明确的所有人,则应适用拾得遗失物的规定。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不属于埋藏物。至于如何判断“所有人不明”,则应“就物的性质、埋藏的状态、埋藏的时日等客观情形加以认定”,而并非以发现人的主观认识为判断标准。

认定程序

从各国的法律规定来看,对于认定所有人不明是否应经过特别的程序,存在不同的立法例:德国、瑞士等多数国家并未认定埋藏物的所有人不明应当经过特别的程序,而日本民法规定,应当以遗失物法的规定进行为期6个月的公告以确定是否属于所有人不明的情况。我们认为,为了充分保护真正权利人的利益,避免以后出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日本的立法较为可取。由于埋藏物不以埋藏于地下为限,故易与遗失物混淆,而且遗失物若埋藏于他物之中且不知所有人为谁的,则成为埋藏物;埋藏物若因某些原因暴露于外部的,则成为遗失物。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其一,失主丧失对遗失物的占有不是基于自己的意思,否则可能构成抛弃;而将物品埋藏多出于埋藏人的本意。

其二,遗失物不以隐藏于他物中为必要,即使遗失在繁华的闹市,很容易被发现,也可构成遗失物;而埋藏物必定是包藏于他物之中,难以被人发现,否则不称其为埋藏物。

其三,遗失物不必处于所有人不明的状态,即使确切地知道谁是其所有人,仍不影响物品属于遗失物的性质;而埋藏物必然处于不知所有人为谁的状态,否则不构成埋藏物。

对于埋藏物与遗失物间的区别,学者间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认为不因所有人的疑似丧失占有的,即为遗失物,而埋藏物必然是所有人有意埋藏的。如本来是遗失物,因自然原因被埋藏于地下的,仍然是遗失物;而埋藏于地下之物,因自然原因暴露于地面的,仍然是埋藏物。这是主观主义的区别论。有的学者则认为埋藏物与遗失物的区别,仅在于发现的时候,是否处于被埋藏于他物之状态,如果是,则为埋藏物,否则就是遗失物。遗失物如果长久埋藏于地下则为埋藏物;而埋藏物露出地面为他人拾得,则为遗失物。这是客观主义的区别论。从埋藏物本身的性质来讲,法律所注重的是其埋藏于他物之中不易被发现和所有人不明的状态,至于其原始状态是否是因为所有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的,不仅难于求证,而且对发现埋藏物的法律后果无甚影响,所以,从客观的方面区别埋藏物和遗失物较为适当。

侵占遗失物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概念

遗失物,是指财物持有人,将所持有的财物丢失地点不明确的财物。

遗忘物,是指财物持有人,将所持有的财物丢失地点明确的财物。

对于以上内容希望可以给到大家参考。虽然现在法律行业律师有很多,但是大家在选择律师时,还是要仔细考量,尽量选择口碑、专业性强的律师进行委托,做到真正的省心省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46110.html

埋藏物与无主物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埋藏物概念的相关文章

发现埋藏物和隐藏物,隐藏物埋藏物归谁所有

包含范围不同:埋藏物可以包含隐藏物。因为根据《民法通则》A79和《权法》A114规定,隐藏物与埋藏物有同一法律地位。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埋藏物和隐藏物的区别是什么? 其实,有些概念重叠。因为根据《民法通则》A79和《权法》A1...

重装机兵3埋藏物,埋藏物的所有权归属

埋藏物和隐藏物这两者法律地位一样,只范围不太一样,埋藏物相比较隐藏物来说范围要更大一些。根据《民法通则》A79和《权法》A114规定,隐藏物与埋藏物有同一法律地位。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埋藏物和隐藏物在法律地位上否有区别?...

埋藏物物权归属,埋藏物的所有权何时取得

我国法律规定了埋藏物藏物个人发现后不能擅自占有,应上交给国家,但接收该埋藏物的单位应给予上交单位或个人一定奖励。而作为个人,在发现埋藏物时应将品上交给国家,否则有可能会构成侵占罪,被追究法律责任。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

侵占他人埋藏物的案例,遗忘物埋藏物能否构成侵占罪

从事实意义上讲,埋藏物必须是埋藏于地下或他物之中,不易从外部窥视或目睹其实际存在状态,从法律意义上讲,只有行为人由于偶然发现埋藏物进而去非法占为己有,才可能成立侵占罪。而如果行为人明知某地有埋藏物,并加以挖掘,则应成立盗窃罪。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埋藏物与藏物的归属怎确定

法律解析: 埋藏物与藏物的归属确定通常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发现地点、物的性质、相关法律规定等。 埋藏物和隐藏物的归属问题在法律上有着明确规定和判断标准。 埋藏物是埋藏于土地或他物之中而所有权归属不明动产。隐藏物指隐于他物之中而所有权归属不明动产。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埋藏物或...

合同押金违约金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一.合同押金违约金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押金,就担保性质,在事前交。违约金,因为你违反了以前承诺、义务而必须承担的的责任,在事后交。 二.押金法律性质 关于押金法律性质,要观点有:(1)抵销预约说。认为押金交付意味着当事人之间成立押金预约,约定不履行债务时,得以押金其债...

法律关于无主物的界定是什么规定

法律解析: 无主物是指没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 在法律上,对于无主物有着明确界定和规定。无主物是指那些没有明确所有权归属的物品或财产。这可能因为原所有人放弃了所有权,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所有人法确定或难以追溯。 从具体情形来看,比如一些被抛弃的物品,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可能被视为...

法律关于无主物的界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无主物是指没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 在法律上,对于无主物有着明确界定。无主物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首先从来就没有所有人的物,比如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一些品。其次原本有所有人,但所有人放弃了其所有权,且该长期张权利,从而成为无主物无主物的认定在法律实践中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