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犯罪预备会构成实质犯罪吗?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4-01)普法百科2

犯罪预备会构成实质犯罪吗?

犯罪预备构成犯罪。

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行为符合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

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一、犯罪预备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

成立犯罪预备,要求行为人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即为了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或者说行为主观上做出了实行某种犯罪的决定。

(二)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预备行为是为犯罪的实行创造便利条件,以利于发生结果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整个犯罪行为的一部分,如果不是由于某种原因停顿下来,预备行为就会进一步发展为实行行为,从而造成结果。

(三)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犯罪预备终结于预备阶段,即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如果已经着手实行了犯罪,就不可能是犯罪预备。

未能着手实行犯罪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没有完成预备行为,由于某种原因未能继续实施预备行为,因而不可能着手实行;

二是虽已完成预备行为,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着手实行。

(四)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预备终结于预备阶段,未能着手实行犯罪,必须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即行为人本欲继续实施预备行为,进而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违背行为人意志的原因,使得行为人客观上不可能继续实施预备行为,或者客观上不可能着手实行犯罪,或者使得行为人认识到自己客观上已经不可能继续实施预备行为与着手实行犯罪。

二、基本类型

(一)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最常见的形式

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

其中包括:

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

2.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

3.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或进行犯罪活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

4.用以排除障碍、接近犯罪对象的物品,如翻墙爬窗用的梯子或绳索等;

5.用以掩护犯罪实施或者湮灭罪证的物品,如作案时戴的面罩、作案后灭迹用的化学药品等。犯罪工具本身危害性和复杂性可以反映出预备行为不同的危害程度。

所谓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寻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适合于犯罪的需要。

(二)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

这类犯罪预备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

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例如为实施入户而事先练习爬楼入窗技术;

3.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

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

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

6.勾引、集结人,进行犯罪预谋;

7.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追踪的计划,等等。

三、处罚原则

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表明,预备犯应受刑罚处罚。

但由于预备犯还没有着手实行犯罪,没有造成犯罪结果,对法益的侵犯小于既遂犯,故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刑法分则规定的独立预备罪,不再适用本规定)。

在处罚预备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可以”,是授权性法律规范的表达方式,具有允许、许可的意思,但同时也表明了刑事立法倾向性的意见。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对预备犯得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特殊情况下,如行为人准备实行特别重大的犯罪、预备行为已经形成了重大危险时(如恐怖主义组织的犯罪预备行为),则可以不予从轻、减轻与免除处罚。

(二)“比照的既遂犯”,应是在不法、责任方面与预备犯向前发展可能形成的既遂犯相同或相似的既遂犯,而不是随意想象的既遂犯。

(三)至于究竟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免除处罚,应当对犯罪预备的整个案件进行综合考察后来决定。

主要应考虑的情况有:犯罪预备行为是否已经实施终了,犯罪预备行为可能起到的作用大小等。

(四)为了实行加重犯而预备,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着手实行的,要区分加重犯的类型选择法定刑。

如果只是量刑规则性质的加重犯,就只能适用基本犯的法定刑,并同时适用刑法第22条的规定。

例如,为了数额巨大的财物而实施了预备行为,但未能着手实行。

倘若该预备行为具有处罚的必要性,就只能适用普通的法定刑(同时适用刑法第22条的规定),而不能适用抢劫财物数额巨大的法定刑。

如若为了实现加重的犯罪构成,则应适用加重的法定刑,并同时适用刑法第22条的规定。

例如,为了冒充军警人员抢劫而准备了服装、警棍等工具,但未能着手实行。

倘若该预备行为具有处罚的必要性、则应适用加重的法定刑(同时适用刑法第22条的规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预备会构成实质犯罪吗?陷入法律纠纷需要委托专业律师的话,可以点击##直接咨询,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都能为您匹配到本地丰富案例经验的律师帮助您!

米律网小编提醒:遇到法律问题该怎么办

1、不要慌乱、将遇到的法律问题捋清,注意收集、保管相关资料、证据,大致确定其所归属的法律领域。

2、在米律平台找到合适的专业律师;直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为你匹配最适合的专业律师!

3、详细描述你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和诉求;

4、等待律师解答;

5、支付用(律师收费由律师定价)。

【温馨提示】更多请关注米律网,27万+注册律师日常科普法律干货,若当前有棘手的法律问题,可以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从专业角度给你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38249.html

犯罪预备会构成实质犯罪吗?的相关文章

怎么区分犯罪预备犯罪预备中止(犯罪预备预备中止的区别)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犯罪预备中止和犯罪预备有区别,犯罪中止立的条件是什么?相关的法律规定。 犯罪预备中止和犯罪预备有区别 犯罪预备中止和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阶段算犯罪吗(犯罪预备的情形)

犯罪预备的量刑可以比照既遂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的行为人在犯罪阶段上主观方面应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应表现为为犯罪工具、制造条件。 在犯罪预备阶段怎么处罚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为了犯罪,准工具,制造...

未遂和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的区别(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的区别是什么)

当前的社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的联系是什么,犯罪既遂形态主要有以下四种: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

犯罪预备犯罪中止怎么区别(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的主要区别)

1、概念不同。2、停止的时间点不同。3、停止的原因不同。4、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没有造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犯罪预备都有什么不同 构成催收非法债务要件是什么 催收非法债务量刑几年? 催...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区别(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危害性)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如何区分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区别,犯罪的未遂和犯罪的中止的区别是什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怎么区分(犯罪预备犯罪未遂怎么区分)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怎么区分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的形式是什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怎么区分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是否属于犯罪主体(犯罪预备是否属于犯罪经历)

犯罪预备也算犯罪,在处罚的时候,可以比照既遂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形态。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现的现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危害性。 犯罪预备是否属于犯罪 犯罪预备也算犯罪,在处罚...

犯罪预备负刑事责任(刑法对犯罪预备的处罚)

犯罪预备的量刑可以比照既遂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的行为人在犯罪阶段上主观方面应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应表现为为犯罪工具、制造条件。 对犯罪预备怎么处罚判刑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为了犯罪,准工具,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