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是如何规定的
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是如何规定的
关于共同犯罪中的中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这个中止动作得够快,也就是说,它可以出现在犯罪准备阶段或犯罪实施阶段,甚至在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犯罪结果还没出现之前。不过,一旦犯罪结果出现,不管是大家一起干的,还是其中一些人搞出来的,那就意味着共同犯罪已经成功了,也就不可能再有什么中止了。这就是所谓的“时间条件”。
所有参与者都得自愿停手,他们得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会导致犯罪结果,然后主动停止这种行为,这才能算作犯罪中止。
最后,这个中止行为还得有效果,也就是说,他们得真的停止了犯罪行为,而且还得有效地阻止或延缓了犯罪结果的发生。所以说,如果这些人只是嘴上说说,实际行动却没有跟上,那么他们的中止行为就不算数;只有当他们真正停止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同时还能切断自己的行为和整个共同犯罪之间的联系,这样的中止行为才算是有效的,才能被认定为犯罪中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二、共同犯罪怎么量刑的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组织和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其将受到集团所有罪行的全面惩罚;其次,对于从犯者,应给予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宽大处理;再次,对于共同犯罪中发挥相对次要作用的主犯,一般情况下可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最后,对于犯罪集团中的从犯,如果其作用相对较小,则可减少基准刑的10%-20%;若其作用较大,则可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
三、教唆犯一定是共同犯罪
教唆罪并非总是作为共谋犯罪予以论处。教唆者,即是引诱、强迫、煽动或怂恿他人生成犯罪意图的行为实施者。依据其所涉及的非法活动程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潜在威胁,教唆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或的惩罚,同时还需缴纳相应。若教唆行为严重,则可能面临更为严厉的刑罚。在某些情况下,被教唆者确实实施了犯罪行为,那么教唆者与实际犯罪者便有可能构成共谋犯罪。
若被教唆者未能实施犯罪行为,教唆者仍有可能独自承担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是如何规定的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