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的财产分配问题怎么认定
一、离婚后的财产分配问题怎么认定
离婚时,双方有合法婚姻财产约定的,依约定。一方的特有财产归本人所有。一般应当均等分割,必要时亦可不均等,有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依法判决。离婚财产分割即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离婚时依法将夫妻共同财产划分为各自的个人财产。新颁布的《》(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至第一千零六十五条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以列举式和概括式的方式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该法也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有协议分割和判决分割两种做法。
二、法律规定离婚时财产何时分配
财产分配在离婚时进行分割。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双方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三、离婚时少分财产的情况有哪些
(一)双方约定。婚前协议或离婚协议可以约定一方不分或少分。
(二)《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三)一方重大过错。比如婚内出轨、遗弃孩子等等对离婚有重大过错的一方,这种情况不分基本不可能,在司法实践中少分的也很有限。
以上就是由米律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离婚后的财产分配问题怎么认定的法律知识。 注意把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区分开来,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可以联系我们米律平台的专业律师,米律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