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按时还算诈骗罪吗
一、借钱不按时还算诈骗罪吗
一般情况下,单纯的借钱不按时还不属于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判断借钱不还是否构成诈骗罪,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如果借款人在借款时,就没有打算归还借款,通过虚构借款用途、编造虚假事实等手段骗取他人信任从而获得借款,且借款数额达到较大标准(通常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各地标准可能不同),那么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
但如果借款人在借款时是有真实的借款需求和还款意愿的,只是后来因为客观原因,如经济状况恶化、突发重大变故等,导致无法按时归还借款,这属于普通的民事纠纷,出借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者向提起等方式来追讨借款。
总之,不能简单地将借钱不按时还认定为诈骗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二、诈骗和哪个重
一般而言,合同诈骗相较于普通诈骗,在法定刑的设置上可能更重,但具体哪个更重,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判断。
从法律规定来看,普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等。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犯罪行为。合同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
在司法实践中,若诈骗和合同诈骗涉及的犯罪金额、犯罪情节等相当,合同诈骗因涉及经济合同领域,对市场经济秩序破坏更大,处罚可能更重;若具体案件中普通诈骗情节极其恶劣,也可能面临较重刑罚。
三、最高检合同诈骗与诈骗区别
合同诈骗与诈骗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是行为方式。诈骗是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处分财产;合同诈骗则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物。比如,普通诈骗可能是谎称有珍贵药材出售骗钱;合同诈骗则是在中虚构药材数量、质量等骗钱。
二是侵犯客体。诈骗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合同诈骗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扰乱了市场秩序。因为合同诈骗行为往往与市场交易活动相关,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三是法律规定及量刑。从法律规定看,诈骗罪规定于《》第266条;规定于《刑法》第224条。在量刑上,虽然二者都根据犯罪数额等情节确定刑罚,但具体量刑标准略有不同,合同诈骗在同等数额下,量刑可能会因对市场秩序的破坏而有所考量。
以上是关于借钱不按时还算诈骗罪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米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