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怎样作出车辆逃逸认定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3-24)普法百科2

怎样作出车辆逃逸认定

1、逃逸行为必须以构成为前提条件。

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具有《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即构成交通肇事罪。只有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脱离现场的行为,才能认定为逃逸。

2、脱离现场的目的必须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确认行为人是否逃避法律追究,要看其主观目的。如:被告人王某负主要责任的一起交通肇事案件,被告人王某驾驶的一重型汽车的左侧与行驶摩托车的右侧相刮,摩托车及驾驶人(当场死亡)倒地,汽车的左后轮将摩托车的后轮碾压,被告人王某听到自己驾驶的车辆发出异常声响,且继续行驶二十米后,方停车查看车辆与摩托车是否相刮。其虽发现汽车二十米后有一摩托车及人员于地倒躺,因其未发现所驾车辆有刮擦痕迹,便驾车离开现场。被告人王某的行为是否为逃逸。被告人王某的行为属于逃逸。因通过本起事故的责任认定,被告人负主要责任,已构成交通肇事犯罪;被告人发现车辆发出异常声响后,停车后又发现了摩托车及人员在道路上的实际状态,因此,其主观上应意识到肇事的可能性,但其却驾车离开了现场。从其驾车离开现场的客观行为上来看,其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

以下两种情形不应认定为逃逸

一、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过电话等方式报警,由于惧怕被害人亲属殴打而逃离事故现场,这种情况,不应按交通肇事后逃逸来处理。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被害人亲属对自己造成人身伤害,而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二、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后,又投案的,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例如,被告人张某在交通肇事后,立即让随行的人员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发现被害人已经死亡。此时被告人张某也负伤在身,其家人将其送往医院,到达医院后,其委托亲属向公安机关报案。该案就不应认为具有逃逸行为。

只有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脱离现场的行为,才能认定为逃逸。肇事者已通过电话等方式报警,由于惧怕被害人亲属殴打而逃离事故现场,不应是交通肇事后逃逸。还有其他相关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咨询米小律网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76817.html

怎样作出车辆逃逸认定的相关文章

法院判决人社局重新作出工伤认定期限是多久(法院判决人社局重新作出工伤认定期限的规)

来源: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转载自:劳动法图书馆特别提醒:本号凡标注“处”或“转载自”的品均为自媒体转载,版权归原者及原处所有。分享内容为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账号观点。颜夕状告商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承工伤案件 ——交通事故无法认定责任不影响工伤认定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

房屋租赁合同怎样作

一、房屋租赁合同怎样作废 房屋租赁合同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协商解除 1. 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房屋租赁合同。这种情况下,双方应就合同废的相关事宜达成书面协议,明确表示原不再履行,包括对已履行部分的结算(如租金的结算、押金的退还等)以及未履行部分的处理。 (二)法解除...

继承人在遗产处理前没有作出放弃或接受继承表示的视为(如何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放弃继承必须由本人作出表示吗?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放弃继承必须由本人作出表示吗? 必需是继承人本人作出放弃的表示...

未报政府批准即作出答复的情形(未报政府批准即作出答复么办)

一、案例简介 秦某龙为石某人在院墙外修建外墙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遂将道路通行纠纷诉至法院。诉讼过程中,秦某发现石某人持有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的东西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符,遂向县国土资源局提申请,要求石某人持有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的真实长度莫仁得到证实。接到秦某龙的申请后,县国土资源局...

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流程是什么(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流程图)

1、检察院对于移送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是否起诉的决;2、案件重大、复杂的,可以延长十五日;三、犯罪嫌疑人罚,适用速裁程序的,有条件的,应当在十日内作出。如果可能的刑期超过一年,可以延长至十五天。 检察院决不起诉需要多长时间? 1、检察院对于移送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是否起...

车辆肇事营运车辆逃逸如何处理

一、车辆肇事营运车辆逃逸如何处理 运营车辆在中罔顾他人安危擅自离现场,这是一种极其严重且触犯相关法规的犯罪行为,对于这类案件的处理层面通常涵盖了行政与刑事两个方面。 从行政角度来看,交警部门有义务对此类肇事车辆展开有序追查,同时对肇事驾驶员采取严格的行政处分手段,例如吊销其驾驶,以及相应的罚款...

如何认定车辆逃逸罪判决书

一、如何认定车辆逃逸罪判决书 在逃逸刑事判决书中,法院会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认定被告人是否构成逃逸罪,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作出相应的判决。判决书还会对逃逸行为的危害性、被告人的悔罪表现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最终的刑罚。 逃逸行为的法律后果与社会影响: 逃逸行为不仅会导致肇事者承担刑事责...

车辆逃逸后如何认定

车辆逃逸后如何认定 是指机动驾驶员在发生的同时,擅自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其目的在于推卸、脱责任的行为。《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交通肇事逃逸有明确的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