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逃逸撞死人要判多少年
一、醉驾逃逸撞死人要判多少年
关于醉驾问题,依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将采取拘留与罚款相结合的惩治措施。
原则上,对涉及醉驾的司机并不适用缓刑制度。
饮车对社会造成的潜在风险较大,一旦不幸酿成,其产生的后果往往极其严峻。
同时,考虑到该罪行涉及的拘留期限为1至6个月,这是一种相对较轻的惩罚方式。
若在此基础上再实施缓刑,则无法达到应有的刑罚威慑力以及预防犯罪的效果。
在实际量刑过程中,需根据血液酒精测试的具体数值及其他相关情节进行综合考量,例如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醉驾案件,其量刑标准将会更为严格。
当血液酒精浓度在每100毫升80毫克以上但未满140毫克时,基准刑期为1个月;当血液酒精浓度在每100毫升140毫克以上但未满200毫克时,基准刑期为2个月;而当血液酒精浓度超过每100毫升200毫克时,基准刑期为3个月。
血液酒精浓度每增加60毫克,刑期便会相应延长1个月。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之一规定,处拘役,并处罚金。
原则上不对醉驾司机适用缓刑。驾驶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大,一旦酿成事故后果通常比较严重,且该罪拘役刑为1到6个月的自由量刑幅度,本身属于较为轻缓的刑罚,如果适用缓刑,难以实现刑罚威慑和预防犯罪的效果。
具体量刑时,血液酒精测试的度数和具体情节了,如在高速公路上的量刑就要重点等。血液酒精含量在80毫克/100毫升以上不足140毫克/100毫升的,基准刑为1个月;血液酒精含量在140毫克/100毫升以上不足200毫克/100毫升的,基准刑为2个月;血液酒精含量在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基准刑为3个月。血液酒精含量每增加60毫克/100毫升增加1个月的刑期。
二、醉驾后多久能判下来
依照中国现行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裁判。
如遇重大复杂或特殊情况需要适当延长审判期限,必须经本院院长批准并再次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如需继续延长,则应上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对于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所作的第一审判决结果表示不服的,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若当事人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存在异议,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同时,对于当事人人数众多或当事人双方均为公民的案件,亦可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当事人申请再审并不影响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