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后多久报警不算逃逸
一、后多久报警不算逃逸
当前,对于在之后选择逃离现场而后再进行报案的行为并无明确的时效性规定。
针对此类情况,我们仍建议受害方或者目击者应立即采取报警行动,以便于警方能够尽早地抓捕,同时也能为取证工作争取时间。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未能及时向警方报告事故状况,并且在事故现场遭到清理后才选择报案寻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处理的话,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根据相关法规对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并且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接受该起案件处理要求的决策。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
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一)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
(二)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三)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的。
第十八条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
二、发生承担什么责任
在中,逃逸行为将被判定为承担该事故的全部责任。
若有确切证据表明对方当事人同样存在过失,则可据此对逃逸者减轻责任。
对于情节较为轻微、尚不足以构成犯罪的情况,逃逸方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但如涉及严重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身受重伤甚至死亡,则逃逸者可能被认定为构成,并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和追究其刑事责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