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肇事逃逸第二天测没酒精
一、酒后第二天测没酒精
驾车逃逸时确认较难,因需现行证据。
酒驾根据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判定及惩罚,若未即时测量,酒精会被人体代谢掉。
饮酒驾车者将被暂扣6个月和罚1000至2000元人民币不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酒后肇事逃逸如何界定责任
酒驾事故查责任:出了车祸,要先查清楚责任在哪儿,根据咱们国家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喝酒开车是导致事故的那个人,就要负大半甚至全责。
要是他再逃了,那还得增加惩罚,就算之前没责任,现在也是全责。
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三十三条说了,喝酒开车出大事儿,就是犯罪,就得吃。
如果事儿发生后跑掉了,不论原先是谁的错,都算逃逸,那就是罪上加罪,搞不好要坐牢3年到7年。
逃掉了再让别人死了,只会更严重,可能会有7年以上的刑期。
行政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告诉你,酒驾后跑路,要被扣车,罚款,还要关15天呢!更惨的是,以后再也别想着开车啦。
民事赔偿:撞伤人了,跑掉的那个还得赔钱给人家,包括医药费、、死亡、精神损失费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说了,跑了也不能阻止人家找你和保险要钱,保险公司先赔,不够的话,剩下的就得你自己掏腰包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