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逃逸第二天交警怎么处理
一、酒后逃逸第二天交警怎么处理
取决于特定情形。
假如是因为在饮酒之后驾驶机动车受到法规惩戒,然后他或她在再次饮酒之后再来驾驶机动车的话,那么将会依法对其进行10天以下的拘留惩罚,并且还得罚以1000至2000元之间的罚款,同时还将撤销该驾驶员的机动车辆资格。
若是这个人是在饮酒之后驾驶运营性质的机动车,那么法律会执行他/她15天的拘留措施,另外还要处以金额高达5000元的罚款,必须要清零这名司机的机动车驾照资格,而且五年之内都不能再重新获得到机动车驾照的资格。
《》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二、车祸后没有第一时间报警,算吗
关于后逃逸行为的判定标准如下分析:该行为的首要前提条件必须包含两个要素:其一,即为逃避法律责任;其二,则是为了逃离原本的事故现场。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一行为并非仅仅局限于特定的时间与地点。
换言之,它并不仅仅被解读为“离开事故发生现场”。
那么,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发生之后并未立即逃离(甚至无法逃离)现场,而只是在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治疗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过程中逃跑的话,这种情况同样应当被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