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怎么定性
一、什么是肇事逃逸怎么定性
逃逸是指为逃避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丢弃事故车辆并逃离现场的行为。
这不仅涉及行为人是否有逃离行为,更关键在于其主观上是否有意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
具体表现包括:
1)明知交通事故发生却驾车或弃车逃跑;
2)自认对事故没有责任而离开现场;
3)有、嫌疑,报案后离开现场再返回;
4)送伤者就医后未报案便自行离开医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要注意什么
说到交通事故刑事案件啊,那可是关系到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的大事儿呢!处理这种案子咱们可得小心谨慎,得注意好几个方面哦。
首先呢,我们先得明确谁对这起交通事故负有责任,这个责任怎么划分,就得看事故发生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证据了。
接下来呢,咱们还得研究一下“过失相抵”这个原则到底该用在哪种情况下,什么时候能用,免得到时候赔偿的时候闹出不必要的麻烦。
再者,咱们也不能忽视危险责任的影响,毕竟这关乎到受害人的权益嘛。
最后,当我们面临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的时候,受害方得准备好相关的诉讼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但不仅限于民事起诉书、医疗费用、病历和诊断证明、误工时间证明和、交通费用票据、本、丧失劳动能力或者伤残证明、被人和受害人之间的关系证明等等。
有了这些材料,就能更全面地了解案情,从而作出公平合理的判决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