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用卡逾期新规来了?持卡人必须注意这3大变化!
今年信用卡逾期有什么新政策? 这是许多持卡人近期最关心的问题,随着经济环境变化和金融监管趋严,2023年信用卡逾期政策确实迎来了一系列调整。这些新规不仅影响还款压力,更关系到个人征信和法律责任,以下3大核心变化值得重点关注!
还款宽限期延长,但"容时容差"有门槛
2023年起,部分银行将信用卡还款宽限期从3天延长至5天,但需注意两点:一是需提前申请,二是仅限非恶意逾期用户,多数银行保留"容差还款"政策(即差额≤100元不计逾期),但需在宽限期内补齐。持卡人需主动联系银行确认政策细节,避免因信息差导致征信受损。
违约金计算方式调整,阶梯式收费成主流
根据央行最新指导意见,银行不得再按"全额计息"方式收取违约金。新政策采用"未还部分+阶梯费率"模式:逾期1-30天按未还金额的5%收取,31-60天升至7%,超过60天则可能面临10%违约金及法律诉讼。此举减轻短期逾期压力,但长期违约成本更高。
征信修复机制优化,主动协商是关键
今年起,持卡人若因失业、重疾等特殊原因逾期,可凭证明材料申请"征信异议申诉",成功后逾期记录可备注说明,降低对贷款的影响,银行被要求建立"个性化分期协商机制",最长可分60期(5年)还款。但需注意:协商需在逾期90天内完成,且需承诺不再新增违约。
建议参考
- 定期查看银行APP或官网公告,及时掌握政策动态。
- 逾期后72小时内主动联系银行,说明困难并提供证明,争取协商空间。
- 每月还款日设置多重提醒,优先偿还信用卡债务。
- 每年至少查询1次个人征信报告(可通过央行征信中心官网免费申请),发现错误及时申诉。
相关法条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要求银行对符合条件的持卡人提供个性化分期协议。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明确不良信用信息保存期限为5年,自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
- 《民法典》第676条:规定逾期利息不得高于年利率24%,超出部分持卡人可主张返还。
- 《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银保监规〔2022〕13号):细化逾期协商、收费透明化等要求。
2023年信用卡逾期新政传递出两大信号:一是监管更强调"人性化纾困",给予困难群体更多救济渠道;二是严控恶意逃废债行为,通过征信机制强化信用约束,对于持卡人而言,关键在"早沟通、早处理"——既要善用政策红利缓解短期压力,更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信用是金融生活的基石,一次逾期可能影响五年,但一次诚信履约却能终身受益。
2023年信用卡逾期新规来了?持卡人必须注意这3大变化!,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