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结局如何处理责任
一、结局如何处理责任
(1)在有关事件责任人逃离现场的情况下,由于无法确认各方面的具体责任,无论各方当事人是否确实存在过失,逃逸者皆应被视为承担全部责任的一方;
(2)若在某起事故中,一方当事人选择了逃避责任,尽管最终的责任判定结果显示双方均未对该事故负责,即属于意外事故,但仍需由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3)如果在某起事故中,一方当事人选择了逃避责任,且根据责任判定结果,逃逸方存在安全违规行为或者驾驶操作失误,而另一方则不存在任何过错,那么逃逸方将承担全部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损失过大怎么处理
肇事逃逸者需承受民事、行政以及刑事三方面的法律责任。
在发生之后,若驾驶人员选择逃离现场,则须独自承担所有的民事赔偿责任;
然而,如能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存在过失行为,那么便可适度减轻逃逸方的民事赔偿责任。
对于那些造成交通事故后仍然逃避责任,逃离现场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权颁发吊销机动车的处罚决定,而且该驾驶员终身都无法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证。
在尚未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罚款作为。
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还将对其作出终身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并将此决定记录在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备案。
值得注意的是,肇事逃逸是罪加重处罚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交通肇事后逃逸,并且已经构成了交通肇事罪时,将会面临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
倘若因为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那么将被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