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为什么会被拘留
一、为什么会被拘留
我们所说的“”的概念,是指在发生之后,当事人为了规避法律追究,选择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
就针对此类事件而言,通常情况下,公安机关都会对相关责任人采取拘留措施,然而这并非绝对的,具体的处理方式还要视案件的实际情况而定。
根据我国现行,对于肇事逃逸者,将面临二百元至二千元不等的罚款处罚,同时可能被处以十五天以内的拘留,并且驾驶证将被吊销,甚至可能被终身禁止驾驶机动车。
当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选择逃逸时,逃逸方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然而,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对方当事人同样存在过失,那么逃逸方的责任则可以相应地减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肇事逃逸以什么为准
1.当交通事故当事人遭遇事故时,由于逃避事故责任的心理驱使,他们选择立即驾驶车辆或遗弃车辆离开事故现场;
2.当交通事故当事人向警方报案并应承担笔录责任时,如不恪守规矩,离开事故现场后返回则将被视为典型的肇事逃逸行为;
3.当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未向警方报案的情况下,虽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但随后无故离院,甚至为伤者及其家属提供虚假姓名和电话号码,同样构成肇事逃逸;
4.当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接受警方调查过程中,故意逃避责任而选择逃匿,这无疑也是肇事逃逸的表现之一;
5.当交通事故当事人否认曾发生过交通事故,且不按照协议支付医疗费用,尽管有证据表明其负有事故责任,但仍坚持逃避责任,这种行为也可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