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发生交通事故,事后报警可以吗
一、假如发生,事后报警可以吗
当发现发生交通事故时,尽管尚未明确规定报警的最晚期限,但是我们依然建议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报案。
因为随着事件的拖延,将对案件的调查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交警部门有权拒绝接受久已遗失的报案材料。
当事人未能在事发地点及时提出交通事故报告,但在之后的时间里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介入处理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该按本规定中的第十条规定认真整理和记录相关信息,在三天之内做出是否受理此项请求的决定。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二、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比例一般是多少
交通事故责任分配原则如下:
1.肇事车辆全责者需承担百分之百的赔偿责任;
2.主责者需承担70%的相应损失;
3.同责者需承担50%的赔偿责任;
4.次责者需承担30%的赔偿责任;
5.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需承担80%的赔偿责任;
6.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需承担60%的赔偿责任。
以上是假如发生交通事故,事后报警可以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