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小时候有能力抚养,但未抚养,现在要求赡养金
一、母亲小时候有能力抚养,但未抚养,现在要求赡养金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从法律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一方面,母亲在子女小时候有抚养能力却未履行抚养义务,这一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的抚养责任。根据我国法律,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母亲未履行该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女的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法定的。尽管母亲曾经存在过错,但赡养义务并不因父母的过错行为而当然免除。然而,在确定赡养金数额时,通常会考虑母亲未履行抚养义务这一情节。
如果子女能够证明母亲在其小时候有能力抚养却故意不抚养,那么在确定赡养金数额时,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数额。因为赡养义务的履行应当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既要保障父母的基本生活需求,也要体现公平和合理。
总之,子女仍需承担一定的赡养责任,但赡养金数额可根据母亲未履行抚养义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二、已申请要多久才有结果
抚养费申请强制执行后,具体多久有结果难以一概而论,通常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被执行人的配合程度。若被执行人在收到执行通知后,能积极主动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迅速将相应款项支付到位,那么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比如几天到几周内案件就能执行完毕。
(二)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若被执行人有足够的可执行财产,如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且这些财产易于查询和变现,法院能较快地采取查封、扣押、划拨等执行措施,一般数月内可完成执行。但如果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复杂,需要耗费时间去调查核实,执行周期可能会延长。
(三)案件复杂程度。例如存在财产争议、等情况,需要进行听证、审查等程序,这会使得执行时间进一步拉长,可能半年甚至更久。
总体而言,简单顺利的抚养费强制执行案件可能在数月内有结果,复杂的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三、关于抚养费是否应随收入减少的法律探讨
抚养费是否应随收入减少,需根据具体情况判定。
一方面,若支付抚养费一方的收入确实因客观原因显著减少,比如所在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工资大幅降低、突发重大疾病或致收入能力受损等,且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同时自身维持基本生活也面临较大压力,在此情况下,支付抚养费的一方可与对方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申请适当减少抚养费数额。法院会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以保障支付方基本生活及必要支出为前提,酌情调整抚养费。
另一方面,若收入减少并非不可预见或不可避免的原因造成,比如因自身怠于工作、不合理投资等主观因素导致收入降低,一般不支持随意减少抚养费。因为抚养费的支付是为保障子女的生活、教育等基本权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总之,抚养费的调整需平衡支付方的实际支付能力与子女的合理需求,遵循公平、合理原则,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以上是关于母亲小时候有能力抚养,但未抚养,现在要求赡养金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