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利用抚养权要钱犯法吗
一、对方利用抚养权要钱犯法吗
利用抚养权要钱是否犯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是若双方在协议或法院判决中,对抚养费等相关费用有明确约定,在合理范围内按约定索要费用是合法的。抚养费是为保障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医疗等基本需求,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义务支付。若未支付或支付不足,直接抚养方要求对方履行支付义务,是正当合理的,受法律保护。
二是若超出合理范围,以抚养权为要挟,索要高额钱财,可能构成敲诈勒索。比如,以不给或恶意阻止对方行使探视权等手段,逼迫对方支付远超正常抚养费标准的钱财,这种行为侵犯了对方的财产权益和合法探视权益,涉嫌违法犯罪,对方可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是若索要的并非抚养费等合理费用,而是其他不合理的钱财,同样可能涉及违法。
二、抚养权到孩子多少岁
抚养权一般到孩子十八周岁。
从法律角度来看,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十八周岁在法律上被视为成年,意味着孩子在心智和能力上通常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性,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负责。此时,父母的抚养权相应终止。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抚养权的期限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孩子虽年满十八周岁,但因患有重大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无法独立生活,不具备完全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经济独立能力,父母仍需继续履行抚养义务,抚养权在事实上可能会延续至孩子能够独立生活为止。
另外,对于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的抚养义务也可能相应减轻或终止。
三、共同抚养协议怎么才能生效
共同抚养协议若要生效,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主体适格。签订协议的双方或多方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具有相应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二是意思表示真实。各方在签订协议时,必须是出于真实意愿,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可能影响意思表示真实性的情形。例如,一方不得以欺骗手段诱使另一方签订不公平的共同抚养协议。
三是内容合法。协议内容不得违反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共同抚养协议的条款应围绕子女的抚养、教育、医疗等合法权益展开,不能包含违法或不道德的内容。
四是形式合法。一般而言,书面形式的协议更有利于明确各方权利义务,避免纠纷。虽然法律对共同抚养协议的形式没有严格限定,但为保障效力,建议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各方签字确认。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共同抚养协议才具备法律效力,对各方产生法律约束力。
以上是关于对方利用抚养权要钱犯法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