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问题可以协议离婚吗
一、精神问题可以协议离婚吗
1、鉴于协议离婚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即双方需具有明确的离婚意愿及对于涉及到的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和债务清偿等问题达成共识,然而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地意识或推断自身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因此依据相关规定,这类人群在进行法律行为时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支持,故实际上并不符合协议离婚的基本要求,而是建议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婚姻关系解除事宜。
2、根据我国的规定,认定为的成年人,他们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需要寻求其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或者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与追认。
对于那些能够独立实施纯获利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成年人,则无需经过法定代理人的代理即可自行决定。
3、当婚姻登记机构确认双方均具备真实自愿解散婚姻关系的意愿并且已经就上述提及的子女抚养权归属、财产分配以及债务承担等重要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后,将为其办理,发放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二、精神赔偿能够写入吗
在上加个精神赔偿这事儿完全没毛病。
根据咱们国家的呢,夫妻俩在办离婚手续的时候,怎么处理财产、债务和孩子这些大事情都得商量好了,然后白纸黑字地签成协议。
所以,如果他们决定分手了,又对于给不给精神赔偿这件事有了共识,那这笔精神损失费当然也能被写进离婚协议书里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