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有没有最高限额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3-18)普法百科4

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有没有最高限额

有,最高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

合同违约赔偿原则

一、完全赔偿原则

是指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损失,都应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即违约方不仅应赔偿对方因其违约而引起的现实财产的减少,而是应赔偿对方因合同履行而得到的履行利益。这是对受害人利益实行全面的、充分的保护的有效措施。从公平和等价交换原则看,由于违约方的违约而使受害人遭受损害,违约方也应以自己的财产赔偿全部损害。当然,这种赔偿应限制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

根据《》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这里的损失仅指财产损失。也就是说,违约方不仅应赔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实际损失,还应赔偿可得利益损失,即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损失。

实际损失是现存的损失,可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损失,一般也不会产生争议。关键是要掌握可得利益。可得利益是合同履行后可以实现或者取得的收益,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未来性。可得利益不是现实的利益,而是一种未来的利益,它必须是经过合同违约方履行后才能获得的利益。

②期待性。可得利益是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可以预见的利益,可得利益的损失也是能够预见到的损失。

③一定的现实性。尽管可得利益并非订立合同时就可实际享有的利益,但这种利益并不是臆想的,如果合同违约方不违约,是非违约方可以得到的利益。

二、合理预见原则

完全赔偿原则是对非违约方的有力保护,但从民法的基本原则出发,应将这种损害赔偿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赔偿损失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这就是合理预见原则,又叫可预见性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预见的主体是违约方;

②预见的时间是合同订立时;

③预见的内容是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的范围;

④判断违约方能否预见的标准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标准,即通常以同类型的社会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

三、减轻损害原则

也叫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损失扩大原则,是指在一方违约并造成损害后,受害人必须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损害的扩大,否则,受害人应对扩大部分的损害负责,违约方此时也有权请求从损害额中扣除本可避免的损害部分。也就是将减轻损害作为受害人的一项义务看待,并以此限制违约方的赔偿责任。《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一条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减轻损害原则的构成要件是:

①损害的发生由违约方所致,受害人对此没有过错;

②受害人未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害扩大;

③受害人的不当行为造成损害扩大。

四、损益相抵原则

又叫损益同销,是指受害人基于损害发生的同一原因而获得利益时,应将所受利益从所受损害中扣除,以确定损害赔偿范围。这是确定赔偿责任范围的重要规则。根据这一规则,违约既使受害人遭受了损害,又使受害人获得了利益时,应责令违约方赔偿受害人全部损害与受害人所得利益的差额,这是净损失、真实损失,但并不是减轻违约方本应承担的责任。

我国《民法典》和《民法典》都没有规定损益相抵原则,但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应承认此原则。具体地说,违约损害赔偿地目的是补偿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并非使受害人反而因此而受益。由于同一违约行为既遭受损失,又获得利益,如不将利益予以扣除,就等于让受害人因违约行为而受益,这是违反违约损害赔偿的本意和目的的。因此,必须采取损益相抵原则。

损益相抵原则的构成要件:

①违约损害赔偿之债已经成立。这是前提条件。即只有构成违约损害赔偿之债时,才有必要确定损害赔偿范围,而损益相抵恰恰是限制损害赔偿范围的因素。

②违约行为造成了损害和收益。即损害和收益是同一违约行为的不同结果。

五、责任相抵原则

是指按照债权人与各自应负的责任确定责任范围。《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是责任相抵原则。同时应明确,在我国民法典理论上,责任相抵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不是指当事人的责任抵销,是在确定各自应负的责任基础上确定赔偿责任。

责任相抵原则的构成要件:

①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即适用前提是双方当事人都存在违约行为。这是客观要件,只要客观上具有违约行为,而不管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

②双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当事人双方都违约的情况下,其各自承担与其违约行为相对应的违约责任,不能相互替代。

如果你有其他疑问,可以向我们合飞律师网的律师进行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28610.html

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有没有最高限额的相关文章

商品房买卖合同违约是否有最高限额

一、买卖合同违约是否有最高限额 1、违约金有最高限额限制,违约金的最高额限制是,不可以超过实际损失百分之三十。如果超过,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根据实际造成损失适当地予以降低。 2、法律依据: 《》 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额的违约...

违约有最高限额限制吗

一、违约有最高限额限制吗 1、违约有最高限额限制。约定的违约金不得于实际损失130%。约定的违约金过分于造成损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百八十五条...

违约是否有最高限额限

一、违约是否有最高限额限制 1、违约金有最高限额限制,违约金的最高额限制是,不可以超过实际损失百分之三十。如果超过,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根据实际造成损失适当地予以降低。 2、法律依据:《》 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额的违...

合同逾期交货违约金怎么写(工期逾期违约金最高限额)

签订合同时,工程逾期的违约金不能约定的,也不能约定的过低,是由双方协商之后确定的违约金没有最高限额的,但是不能超过实际损失30%,有违约行为时,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 合同中工期逾期违约金的...

约定的违约金与法定的违约金有哪些区别

一、约定的违约金与法定的违约金有哪些区别 1、确定违约金的依据不。 (1)法定违约金,确定违约金额的依据,是法律对违约金的直接规。我国现行法律,对违约金的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法律直接规定违约金的比率。当事人违约,可以依此比率计算出违约金的;另一种是法律只规定违约金的幅度,当事人在...

租房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有效吗,租房合同违约金200%理吗

租房合同约定的违约金额是多少钱在法律上并没有统一规,需要由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进行认定的,双方可以在签订合同中协商违约金的支付标准,但如果标准过或者过低是可以要求更改。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租房合同约定的违约金额是多少钱? 租房合同约定的违约金额是多少钱在法...

购房合同违约金有没有最高

一、购房合同违约金有没有最高 购房合同违约金有最高限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若购房合同中对违约金有约定,一般应按照约定执行。但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于或低于造成损失,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机构予以适当减少或增加。这里“过分于”,通常是指约定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30%。比如,因一方违约...

如何确购销合同违约金最高限额

如何确购销合同违约金最高限额 以实际损失为参照物,违约金不可于实际损失30%,如果于实际损失30%,可以要求降低。 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违约产生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