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捉奸有证据效力吗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3-16)普法百科4

基本案情

易某(女)与王某(男)的夫妻关系不睦,时常发生纠纷,易某怀疑其夫王某有外遇,2002年10月18日,易某发现王某与张某(女)行为不轨,便于深夜12时许,约集其父亲、兄弟多人,强行闯入张某家中,发现王、张二人正在床上睡起,双方于是发生冲突、打斗。纠纷中,易某家人将王、张二人打伤后,当即报告了“110”。110干警赶到现场后,将受伤的众人疏散,纠纷得以平息。事后,易某向起诉与王某,并举出当晚将王张二人捉奸在床的证据,要求王某赔偿其精神损害费1万元。审理中对易某主张的金10000元是否予以支持,产生不同意见。

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对易某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应予支持。从《》的立法精神和婚姻道德来看,我国实行一夫一妻制,法律要求“夫妻应当互相忠实”,对婚外性行为持否定态度,且在实践中,婚外性行为往往是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重要因素,夫妻一方婚外性行为对另一方的情感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必然会造成另一方的精神痛苦,有的甚至导致自杀。而我国《婚姻法》修正案只是针对“包二奶”的社会现实予以规范,要求婚外性行为必须持续、稳定地达到程度,法律方可规范,才能赋予无过错方的离婚过错赔偿请求权。这不完全符合我国《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和我国婚姻道德。在离婚案件中,一方能够举证证明另一方与他人有不正当关系已经很不容易,何谈举出“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的证据。只有将“婚外性行为”(包括婚外“同性恋”)作为离婚过错赔偿的情形之一,这样,既可以将各种导致婚姻破裂的婚外行为概括其中,且更加方便当事人主张权利和进行举证,也更加合乎《婚姻法》立法精神和我国道德规范,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第二种意见认为,对易某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婚姻法》解释第二条明确规定了“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即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也就是说,不包括偶尔的、隐蔽的婚外性行为。因本案不符合法律规定,所以易某的请求不能得到支持。

评析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本案主要涉及对其中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理解。“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与重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如果双方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则属于重婚,那是调整的范围;反之则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以上是立法的本意。《婚姻法》第四十六条关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适用必须符合以下四个要件:

第一,配偶一方实施了法定的违法行为。即有配偶一方行使了婚姻法所禁止的破坏双方婚姻家庭关系的行为——与他人同居。即,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第二,违法行为导致了损害后果。即有配偶一方和第三者破坏婚姻家庭关系的违法行为给相对一方造成了既成的财产和人身、精神损害事实。

第三,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过错方的行为与受害方的利益损害有事实间的因果关系。而且由于这种违法行为发生在离婚案件中,所以,此违法行为与夫妻感情破裂间也具有因果关系,是导致婚姻破裂的原因。

第四,实施违法行为的配偶一方必须具有主观过错,而配偶另一方没有过错。而且要求实施违法行为的配偶必须出于故意。

从立法本意来看,“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主要是指“包二奶”、“包二爷”等情况,而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目的是反对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近年的审判实践来看,能够认定重婚犯罪的情况不多。有配偶者很难再公开与他人领取证,而以夫妻名义同居又很难认定,有的甚至生了孩子也不以夫妻名义相称,换句话说,当事人也不会蠢到明知要判刑还要等到判刑。但如果对“包二奶”、“包二爷”等的现象放纵不管,势必导致婚姻家庭关系的不稳定,也不利于保护无过错方的权益。所以,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让过错方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那其实是对这种行为进行一定的惩罚,也算是对无过错方的一种抚慰。新修改的《婚姻法》颁布实施以后,一些当事人对《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损害赔偿在理解中存在误区。有些人为了离婚时能得到赔偿,千方百计去“捉奸”,尽力搜集配偶通奸的证据(有不少受害者还弄巧成拙,吃了侵犯的),其实“捉奸”获得的证据与《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没有必然联系。法律的着眼点是反对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即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共同居住,一起生活的行为;至于共同居住期间是否发生性行为,并不是本条法律所关注的,只要有配偶一方与他人同居的事实构成,即使没有发生性行为,另一方作为无过错方都有权要求损害赔偿。相反的,即便配偶一方与他人有通奸的性行为,另一方也有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也不能理解为“同居”,因此,还是不能据此提起损害赔偿请求。所以,本案易某以“捉奸”的事实,损害赔偿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不能予以支持。

合飞律师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婚姻问题##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10925.html

捉奸有证据效力吗的相关文章

怎么协议离婚有法律效力?,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简洁解决标题,,协议离婚的法律效力及注意事项,如何确保协议离婚合法有效,明确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方法,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关键要素,保障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步骤,协议离婚有效需知,使协议离婚具有法律效力的方法,了解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要点,确保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原则,10. 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具体要求

怎么协议离婚法律效力?,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简洁解决标题,,协议离婚的法律效力及注意事项,如何确保协议离婚合法有效,明确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方法,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关键要素,保障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步骤,协议离婚有效需知,使协议离婚具法律效力的方法,了解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要点,确保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原则,10. 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具体要求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并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协议,然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的一种离婚方式,怎么协议离婚才具法律效力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1、协议离婚的前提条件 - 夫妻双方必须具完全民事行为能; - 夫妻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 夫妻双方...

奸有

一、通奸有 现行中国《刑法》并未明确通罪之定义。 未纳入刑法范畴者,即不视为犯罪(罪刑法定)。 虽然通行为违背伦理道德,但通常并不构成犯罪。 除非满足特定条件且产生负面应,如个人名誉受损或家庭破裂等,方能被视为犯罪。 此种"负面应"主要表现为通行为对个人声誉和社会关系造成损害...

离婚男和已婚妇女通奸有

一、离婚男和已婚妇女通奸有 在一般的司法实践中,通行为往往并未达到立案的最低标准,因此不能被判定为刑事犯罪。 这一类行为更多地受到道德观念以及日常伦理规范的约束与调节。 如果这类不正当的行为涉及到更严重的范畴,如涉嫌构成罪或者长期持续性地与他人同居生活,那么在没过错的另一方的权益受到侵...

捉奸在床有效证据有哪些

本多年代理案件的经验,这些照片、录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在自己家里拍到的诉讼离婚对方与第三者亲热时的照片、录像。这种情况在原来是争议的,些法官会认为:虽然照片、录像是拍摄于自己家里,但被拍摄者是的。这类照片、录像由于侵犯了隐私权而无,不能做证据使用。些人则会认为:虽然被拍摄者...

家暴没有证据能起诉离婚吗(家暴没有证据能起诉离婚吗知乎)

家暴没有证据能起诉离婚(家暴没有证据能起诉离婚知乎)

家暴没有证据能起诉离婚? 很多人在面对家暴时,可能会因为缺乏直接证据而感到无助,尤其是在离婚诉讼中,无法提供清晰的证据往往让人产生疑虑:没有证据还能起诉离婚?其实,法律是保护每个公民基本权利的,对于家暴受害者来说,即便没直接证据,仍然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提起离婚诉讼。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家...

家暴没有证据怎么起诉离婚(家暴没有证据起诉离婚第一次判离吗)

家暴没有证据怎么起诉离婚(家暴没有证据起诉离婚第一次判离)

家暴没有证据怎么办?如何起诉离婚 家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很多受害者因害怕报复或其他原因,选择忍受暴。但是,家暴案件通常涉及到的是个人隐私和家庭问题,往往没直接的物理证据,这使得受害者在起诉离婚时面临很大的困难。没有证据还能起诉离婚?该如何操作? 家暴案件中的“证据”问题 在法律上,家...

想起诉离婚没有证据怎么办(想起诉离婚没有证据怎么办呢)

想起诉离婚没有证据怎么办(想起诉离婚没有证据怎么办呢)

有证据如何起诉离婚? 离婚诉讼中,很多人都会担心自己没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求。这种情况确实会让人感到焦虑,但实际上,即便没明确的证据,依然可能获得法院的支持。关键在于了解离婚诉讼的程序和规则,巧妙运用法律手段。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聊聊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如何处理离婚案件。 没有证据能否起...

起诉离婚没有证据能离婚(起诉离婚没有证据证明感情破裂可以判决)

1、起诉离婚时没有证据,离婚能成功? 经调解同意离婚即可离婚,法院出具离婚民事调解书的,即可考虑离婚。 如果调解不成,而原告又没有证据证明夫妻关系确实破裂,法院将很难判决离婚。但如果法院等待判决生后,没新的情况、新的理由,一年后原告再次提出离婚,法院通常会判决离婚。 《民法典》第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