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是什么
一、民法典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明文规定,在合同关系中,当一方当事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时未达到条款约定标准时,将面临继续履行合同义务、采取有效措施对之前行为进行弥补或赔偿另一方因此而遭受的经济损失等违约责任。
如果一方当事人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时未达到条款约定标准,给对方造成了实际经济损失,那么该经济损失应等于由于违约行为直接导致的损失,同时也包括了在合同义务执行完毕后可能会取得的额外收益。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民法典规定协议是不是约定违约责任
根据我国现行的《民法典》规范,合约在规定相关事项时,完全具备约定违约责任的权限,且这种违约责任同时也是属于合约的核心组成部分。
而合同的具体内容,主要是由签约各方共同商定并明确的,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合同当事方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或全称以及他们的居住地;其次是关于合同标的、数量、品质等级、价格或者酬劳金等条款明细;接下来是规定了合同的具体执行期限、执行地点及其方式;最后则提及违约责任以及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争议等等重要内容。
三、疫情可以构成工期延误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吗
在疫情影响下,工程项目可能会受到延期等不利影响,这有可能构成工期延误责任的免责因素。
这种情况下,可将其视为不可抗力的范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所谓不可抗力,是指那些无法预见到、难以避免、也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去战胜的客观现象和事件,例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等自然灾害,以及非合同双方所能控制的社会突发性事件。
当施工方因为不可抗力而导致工期延误时,只要他们已经尽到了必要的防护措施,并且能够提供相应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那么就应该被免除全部或者部分的责任。
以上是关于民法典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