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被立案了怎么办?会不会坐牢?
最近收到不少粉丝私信,说自己信用卡逾期后被银行起诉甚至被“立案”,吓得整夜失眠,担心要坐牢。信用卡逾期立案到底意味着什么?普通人该如何应对才能避免法律风险? 今天就从法律实务角度,带大家拆解关键问题。
信用卡逾期立案≠刑事犯罪
首先必须明确:信用卡逾期被“立案”有两种可能——民事诉讼立案或刑事诉讼立案。
- 民事诉讼立案:银行向法院起诉要求你还款,属于民事纠纷,这种情况下,法院会通过调解、判决等方式处理债务问题,不会直接导致坐牢。
- 刑事诉讼立案:只有当持卡人存在“恶意透支”(如伪造资料办卡、明知无还款能力仍大额透支后失联)且金额超过5万元时,才可能构成《刑法》第196条的信用卡诈骗罪。
关键点:是否构成刑事犯罪,核心在于“主观恶意”和“催收后的还款态度”,如果只是暂时经济困难但积极协商,通常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收到立案通知后必做的3件事
立即核实案件性质
- 通过法院官网、12368热线查询案件号,确认是民事还是刑事诉讼。
- 注意:若收到短信或电话称“已立案”,需警惕是否为第三方催收伪造信息施压。
主动联系银行协商还款方案
- 民事案件立案后,可向银行提出分期还款、减免利息等方案,并请求撤诉。
- 记住:协商时保留录音、书面协议等证据,避免口头承诺无效。
配合法律程序,切勿逃避
律师建议:避免踩雷的3个细节
- 不要失联:更换手机号、拒接催收电话可能被认定为“恶意逃避”,增加刑事风险。
- 优先处理5万元以上的债务:单卡本金超5万元且逾期超3个月,刑事立案风险较高,建议优先协商。
- 慎用“个性化分期”话术:直接要求“停息挂账”可能被拒,可改为申请“困难证明+延期还款”。
相关法律依据
- 《刑法》第196条: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起诉必须符合“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持卡人有权要求银行提供完整证据链。
小编总结
信用卡逾期被立案并不可怕,核心在于区分案件性质、积极应对,民事案件可通过协商解决,刑事案件则需重点证明“非恶意透支”。逃避是下策,主动沟通才是化解危机的关键。 如果涉及复杂情况,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律师,制定个性化应对策略,避免因小失大。
信用卡逾期被立案了怎么办?会不会坐牢?,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基于公开法律条文及实务经验总结,具体案件需以司法机关认定为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