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可以约定仲裁机构吗
一、劳动合同可以约定仲裁机构吗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仲裁机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机构来处理可能发生的劳动争议。这样的约定有助于明确一旦发生劳动争议时的解决机构,提高争议解决的效率和可预测性。不过,约定的仲裁机构必须是合法设立、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约定必须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不能违反律法规关于仲裁管辖等强制性规定,否则可能导致约定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百四十六条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四十七条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二、赔偿需要什么证据
在劳动仲裁赔偿案件中,以下几类证据通常是需要的:
1. 证明。例如劳动合同,这是最直接的证据。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可以用工资支付凭证、缴费记录、工作证、工作服、考勤记录等加以证明。
2. 工资相关证据。工资条、银行工资流水明细等,能明确工资数额、工资构成,有助于确定赔偿计算基数。
3. 加班证据。加班申请单、加班工作成果、能体现加班的聊天记录或者考勤记录等,用于索要赔偿。
4. 解除劳动关系证据。如果是被辞退,辞退通知、等,能够判断解除劳动关系是否合法,这对索要或补偿金很关键。
5. 工作环境及劳动保护相关证据。如工作环境存在危害健康因素,但未提供相应劳动保护的照片、视频、书面材料等,在特定赔偿诉求下会发挥作用。
三、劳动仲裁需要本人出面吗
劳动仲裁不一定需要本人出面。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也可以是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但是,如果劳动仲裁委要求本人必须到场核实身份或者调查某些关键事实等特殊情况时,本人则需要出面。例如涉及本人亲自经历的关键工作细节等情况,本人到场可能更有利于案件事实的查明。所以是否需要本人出面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以及仲裁委的要求而定。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可以约定仲裁机构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