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信用卡收到律师函了?别慌!教你5步应对关键策略!
“叮咚!您的信用卡律师函已送达!”收到银行委托律师发来的催款函,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天塌了”——会不会坐牢?会不会被起诉?信用是不是彻底毁了?律师函的本质是银行施压催收的手段,并不等于法院传票,但若置之不理,可能面临法律升级风险,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理性应对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解决方案:5步科学应对信用卡律师函
1、核实函件真实性
- 确认律师函是否由正规律所发出(查询律所官网或致电核实),避免遭遇“假律师函”诈骗。
- 核对函件中的欠款金额、利息计算是否与银行账单一致,防止“虚增债务”陷阱。
2、评估自身还款能力
- 梳理现有收入、负债,明确可承担的还款额度,若暂时无力全额还款,可主动联系银行协商分期还款或减免部分利息(需提供收入证明、困难证明)。
3、书面回应+保留证据
- 通过邮件或挂号信向银行及律所书面说明还款计划,表明积极态度。
保存所有沟通记录(通话录音、短信、邮件),防止银行“否认协商承诺”。
4、警惕“恶意催收”红线
- 若遭遇威胁恐吓、骚扰亲友等行为,可向银保监会(12378)或公安机关投诉,《刑法》第293条明确禁止暴力或软暴力催收。
5、咨询专业律师
- 若欠款金额大、涉及多张信用卡,建议委托律师介入谈判,争取更优解决方案,避免被起诉至法院。
**相关法条依据
《民法典》第675条:借款人未按约还款,债权人有权要求其限期履行债务。
《刑法》第196条:信用卡诈骗罪需满足“恶意透支”且金额超5万元,普通逾期不构成刑事犯罪。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因特殊困难可协商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最长可分5年(60期)。
收到信用卡律师函,逃避是最差选择!与其担惊受怕,不如主动沟通、制定还款计划,银行的核心诉求是收回欠款,而非“置人于死地”,合理利用法律规则,既能避免信用破产,也能为生活争取喘息空间。债务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解决问题的勇气,若您仍感到迷茫,不妨私信留言,获取一对一法律指导!
欠信用卡收到律师函了?别慌!教你5步应对关键策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