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收到律师函怎么办?别慌!律师教你三步应对法
收到律师函的那一刻,很多人会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完了,要被起诉了”“会不会坐牢”的念头,别急!作为专业律师,今天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告诉你:逾期收到律师函应该怎么处理,学会这三步,既能保护权益,又能避免踩坑。
第一步:冷静核实,别被“律师函”三个字吓倒
律师函的本质是“法律警告信”,不等于法院传票,收到函件后,先深呼吸,做好两件事:
1、确认律师函真伪:
- 检查函件是否有律所公章、律师执业证号、联系方式。
- 拨打函件上的律所电话,核实是否真实发出(部分网贷平台会伪造律师函施压)。
- 登录官方渠道(如银行APP、法院网站)核对债务信息。
2、保留证据:
- 拍照或扫描律师函,保存纸质原件,避免因丢失影响后续维权。
- 记录收到函件的具体时间,作为应对诉讼的时间节点依据。
划重点:若律师函内容包含“虚假威胁”(如“24小时不还款就报警”),可能涉嫌违规催收,可向银保监会或司法行政机关投诉。
第二步:分析债务状况,制定应对策略
律师函的核心目的是施压还款,但你的应对核心是“解决问题”,分三步走:
1、梳理债务:
- 列出所有欠款的本金、利息、违约金,计算是否超出法定范围(年利率超15.4%的部分可协商减免)。
- 对比律师函中的金额与真实债务,发现不符立即提出异议。
2、评估还款能力:
- 若暂时无力偿还,主动联系债权方协商分期或延期(录音保留沟通记录)。
- 若存在争议(如服务未兑现、利息过高),整理证据材料,准备抗辩。
3、书面回应:
- 通过邮件或挂号信回复律师函,说明还款意愿及计划,避免对方以“失联”为由加快起诉。
关键提醒:协商时切勿轻易承诺“限期全额还款”,避免二次违约;可要求对方提供书面还款协议。
第三步:法律应对,避免“被动挨打”
若协商失败或已被起诉,需立即行动:
1、委托专业律师:
- 律师可协助审查合同合法性、计算实际应还金额,甚至通过管辖权异议争取协商时间。
2、准备应诉材料:
- 收集还款记录、沟通录音、收入证明等,证明非恶意拖欠。
- 若对方存在暴力催收,保留短信、电话录音作为反诉证据。
3、出庭应诉:
- 即使无法还款,也务必出庭!法院判决通常比协议还款更灵活(如分期36期以上)。
法律底线:单纯的民间借贷逾期不涉及刑事责任,但若隐匿财产、伪造证据,可能构成“拒执罪”。
**建议参考:三个“千万别做”
1、别玩失踪:失联会导致债权方直接起诉,丧失协商机会。
2、别以贷养贷:拆东墙补西墙只会让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3、别签空白协议:任何书面文件需明确金额、期限、违约责任后再签字。
**相关法条
- 《民法典》第676条:借款人未按约定期限还款,应按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民事诉讼法》第125条: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可在15日内提交答辩状。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6条:催收人员不得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恐吓借款人。
收到律师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乱阵脚,记住“核实—协商—应对”三步法,理性沟通、保留证据、积极行动,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债务问题本质是经济纠纷,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远比逃避更有用。
最后一句忠告:律师函是提醒,更是机会——抓住它,或许就是你走出债务泥潭的第一步。
逾期收到律师函怎么办?别慌!律师教你三步应对法,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