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存在孩子名下,离婚时算夫妻共同财产吗?
“离婚时,存在孩子名下的存款会被分割吗?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涉及的法律规则和实际判例却存在不少争议,今天我们就从法律实务角度,拆解这类情况的处理逻辑。
一、钱存在孩子名下,算谁的财产?关键看两点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婚姻存续期间的收入原则上属于共同财产,但如果将钱存入子女账户,是否属于转移财产或赠与行为,需要结合存款来源和真实用途综合判断:
1、若存款来源于夫妻共同财产(比如工资、投资收益等),且无充分证据证明是赠与子女的,离婚时很可能被认定为“转移、隐匿共同财产”,一方在离婚前突然将大额存款转入孩子账户,且无法说明合理用途,法院可能判决该笔钱仍按共同财产分割。
2、若存款已明确赠与子女(如签署赠与协议、用于子女教育/医疗等特定支出),则视为子女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可分割,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将购房款存入孩子账户用于其成年后买房,并有书面约定,这类情况通常会被认定为有效赠与。
二、离婚时如何避免争议?3个实用建议
1、保留资金流转证据:转账时备注用途(如“给女儿的教育基金”),保存聊天记录、书面协议等,证明赠与的真实性。
2、协商处理优先:若双方认可存款归属子女,可签订《离婚协议》明确约定:“孩子名下XX元存款归其个人所有,双方均不得要求分割”。
3、警惕大额异常转账:离婚前6个月内突然将共同存款转入子女账户,可能被法院推定存在转移财产嫌疑,建议提前咨询律师评估风险。
**三、相关法条依据
《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投资收益等。
《民法典》第1092条:一方隐藏、转移、变卖夫妻共同财产的,离婚时可少分或不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35条: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若无明确约定,一般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把钱存在孩子名下是否算共同财产,核心在于能否证明“赠与事实”,若无法举证,离婚时很可能面临财产分割风险,实践中,法院会重点审查存款时间、金额、用途以及夫妻关系状况(如是否处于离婚冷静期)。
关键提醒:即使存款在子女名下,若资金实际仍由父母控制(如掌握银行卡密码并随意支取),法院仍可能认定该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建议提前做好财产规划,必要时委托律师介入,避免“人财两失”!
如果您正面临类似问题,可私信咨询个案解决方案→ 【点击联系律师】
把钱存在孩子名下,离婚时算夫妻共同财产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