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一、劳动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确定劳动合同履行地,通常可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一是实际工作场所。若劳动者在特定地点进行日常工作,如在某的固定办公场所办公,该办公场所即为劳动合同履行地。比如,员工在位于A市某区的工厂车间进行生产作业,此工厂车间所在位置就是履行地。
二是工作任务实际开展地。对于一些工作流动性较大,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工作,以实际开展工作任务的地点为准。例如,建筑工人跟随工程项目在不同地点施工,具体施工的工程项目所在地就是劳动合同履行地。
三是与履行劳动合同相关的主要活动发生地。例如,销售人员主要在某一区域进行业务拓展、拜访客户等销售活动,该区域可认定为劳动合同履行地。
当双方对劳动合同履行地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约定不得违反的强制性规定。若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明确劳动合同履行地对于确定管辖法院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劳动合同履行是什么
劳动合同履行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义务,实现各自权利的行为。具体而言,包含以下要点:
一是全面履行原则。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各自义务。用人单位需提供约定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劳动报酬等;劳动者则应按照约定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提供劳动。
二是亲自履行原则。劳动合同具有特定的人身属性,一般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应亲自履行合同义务。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将工作转交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劳动者也不能由他人代替履行劳动义务。
三是协作履行原则。双方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应相互协作。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支持;劳动者应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工作安排。
劳动合同履行是维护稳定、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双方均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
三、怎么判定劳动合同不合法呢
判定劳动合同不合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一是主体不合法。若用人单位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如未经登记注册的非法用工主体;劳动者一方未达到法定就业年龄、不具备劳动能力或已依法享受基本待遇等,所签劳动合同不合法。
二是内容不合法。合同条款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例如约定的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标准;约定劳动者在情况下自行承担医疗费用等排除劳动者法定权利的条款;或者约定的工作内容涉及违法犯罪活动等,均会导致合同不合法。
三是形式不合法。按照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若仅口头约定而未签订书面合同,除特殊情况外,一般视为不合法。另外,劳动合同缺少法定必备条款,如用人单位名称、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也可能被认定不合法。
四是订立程序不合法。如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的情形,劳动合同不合法。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