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登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具体流程怎么走?
"结婚不是填张表就完事了?怎么听说现在手续特别麻烦?"最近收到不少年轻朋友的咨询,发现很多人对婚姻登记的认知还停留在"带户口本拍照"的层面,作为处理过上百件婚姻家事案件的律师,今天就用大白话告诉大家2024年结婚登记全流程攻略。
一、核心材料准备:缺一样都领不到证
根据《民法典》第1049条,结婚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需要准备的"硬核材料"包括:
1、双方身份证原件(临时身份证需在有效期内)
2、户口簿原件(集体户口需提供首页复印件加盖公章)
3、2寸红底双人合照3张(尺寸5.3cm×3.5cm,可提前拍摄)
4、离婚人士需带离婚证/法院判决书(调解书需附生效证明)
5、港澳台/外籍人士需额外提供婚姻状况证明(经使领馆认证)
特别注意:户口簿上的"婚姻状况"栏必须与现状一致,未婚/离婚/丧偶状态未更新的,需提前到户籍科更正。
二、登记全流程解析(平均耗时1.5小时)
1、预约阶段(建议提前3-15天)
- 通过"民政通"APP或省级民政官网预约
- 选择户籍所在地或居住证发放地的登记处(试点跨省通办地区除外)
特殊日期提醒:情人节、520等高峰日需"抢号"
2、现场办理(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 初审材料→填写《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人脸核验→宣读声明→领取结婚证
隐藏环节:工作人员会单独询问结婚意愿,回答时别紧张
3、婚检流程(自愿但建议完成)
- 凭登记处发放的免费婚检卡,三个月内到指定机构检查
- 涉及遗传病、重大疾病告知义务(隐瞒可能构成婚姻无效)
律师特别提醒:这3类情况绝对领不了证
1、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表兄妹结婚仍被禁止)
2、未到法定婚龄(男生早于22周岁/女生早于20周岁)
3、重婚/婚姻登记被冒用(将面临刑事责任)
专业建议
1、提前30天核对户口簿信息,尤其是姓名拼音、出生地等细节
2、预约上午9-10点时段,避开系统卡顿高峰
3、着装有讲究,避免红色系衣服与背景撞色
4、保存好受理回执单,补办证件时需要提供
法条依据
- 《婚姻登记条例》第4-7条(材料真实性审查规范)
- 《民法典》第1048-1054条(婚姻无效情形及法律后果)
- 《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第28-35条(跨区域办理细则)
结婚登记看似简单,实则藏着法律效力确认、身份关系重构、权利义务绑定三重法律意义。重点记住"三查三带":查户口簿状态、查身份证有效期、查预约记录;带齐证件、带够照片、带上对象,最后提醒新人:领证只是婚姻的开始,用经营公司的态度对待婚姻,才能让爱情持久保鲜。
(本文数据截至2024年6月,各地政策微调请以民政部门最新通知为准)
【原创声明】本文由婚姻家事法律团队实地调研3省市登记处工作流程撰写,引用案例均为脱敏化处理后的真实咨询记录,转载需授权并注明出处。
结婚登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具体流程怎么走?,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