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期间贷款逾期了怎么办?家属该如何应对?
张三(化名)因刑事犯罪正在监狱服刑,但名下的房贷已连续逾期半年,银行多次催收无果后,准备起诉至法院,妻子李女士焦急地找到律师:“他人在监狱,我们也没钱还贷,这种情况会坐牢吗?房子会被拍卖吗?”——这不仅是张三家庭的困境,更是许多服刑人员家属面临的现实难题。
一、服刑人员贷款逾期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吗?
根据《民法典》第180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服刑属于“人身自由被强制限制”的客观情形,可视为不可抗力因素,但需注意两点:
1、逾期责任需与服刑时间直接关联:若逾期发生在服刑前,仍需承担违约责任;
2、需主动履行告知义务:家属或本人应及时向金融机构说明情况,并提交《刑事判决书》《在押证明》等材料。
核心提示:服刑人员可通过监狱管理部门向银行发送《情况说明函》,主张中止或延期履行还款义务,避免被认定为恶意逾期。
二、家属有义务代为偿还贷款吗?
法律上不存在“父债子还”“夫债妻还”的强制规定(《民法典》第1188条),但需警惕两类风险:
1、担保连带责任:若家属是贷款担保人,银行可要求其代偿;
2、财产混同风险:若贷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如购房、教育),配偶可能需承担连带责任。
应对策略:家属可主动与银行协商调整还款计划,或申请对抵押物(如房产)进行“暂缓处置”,若银行已起诉,可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50条,向法院申请中止审理直至服刑结束。
三、四步破解困局:家属该怎么做?
1、立即联系银行:通过书面形式告知借款人服刑事实,附上判决书、拘留证等证明;
2、准备替代方案:梳理家庭资产,优先保住核心财产(如唯一住房);
3、申请债务重组:协商将还款期限延长至服刑结束后1-2年,或申请“停息挂账”;
4、留存证据链:保存与银行沟通的录音、函件,避免未来被追责“恶意逃废债”。
关键点:服刑人员释放后,可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向央行申请删除服刑期间的逾期记录。
**相关法律依据
1、《民法典》第180条:不可抗力免责条款;
2、《民事诉讼法》第150条:诉讼中止情形;
3、《商业银行法》第37条:贷款合同变更规则;
4、《监狱法》第47条:服刑人员民事权利保障。
**律师建议
提前规划:服刑前可委托亲属办理公证授权,便于处理贷款事务;
抵押物处置:若确无还款能力,可主动申请“以房抵债”,避免额外违约金;
法律救济:若银行强行划扣家属账户,可提起不当得利诉讼。
服刑人员的贷款逾期问题,本质是民事义务履行与人身自由限制的冲突,家属需把握三点原则:及时沟通、保留证据、善用法律程序,银行通常不愿耗费成本起诉特殊群体,主动协商成功率可达70%以上,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但会为积极自救者留一扇窗。
服刑期间贷款逾期了怎么办?家属该如何应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