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没分财产,以后还能要回来吗?
离婚时,很多夫妻因情绪激动或急于结束关系,草率签下离婚协议,却忽略了财产分割这一关键步骤。“离婚时没有进行财产分割,真的就‘一刀两断’了吗?” 不少当事人事后才意识到,未分割的房产、存款、股票等资产,可能成为未来矛盾的“定时炸弹”。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离婚时未处理的共同财产,离婚后仍属于双方共有状态。这意味着,即便离婚多年,一方仍有权要求重新分割财产,但现实中,很多当事人误以为“离了婚就自动放弃财产”,或因对方转移、隐匿财产而错失维权机会,男方离婚时未分割婚后购买的房产,女方离婚3年后发现男方一直隐瞒该资产,此时女方是否还能主张分割?答案是可以,但需注意诉讼时效和证据链的完整性。
解决方案:
1、协商优先:离婚后双方可重新协商财产分割方案,签订补充协议并公证,避免后续纠纷。
2、调解或诉讼: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申请调解或直接起诉,主张分割遗漏的共同财产。
3、收集证据:重点保留财产权属证明(如房产证、银行流水)、对方隐匿资产的线索(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越充分,胜诉概率越高。
相关法条:
- 《民法典》第1092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共同财产,离婚时可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发现的,可再次起诉要求分割。
- 《民法典》第188条:请求分割未处理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发现财产之日起计算。
小编总结:
离婚时未分割财产绝非“小事一桩”,财产不会因离婚自动消失,权利更不会主动过期,无论是出于情感回避还是法律盲区,拖延处理都可能让自身利益受损。及时行动、保留证据、善用法律武器,才能最大限度守护合法权益,若您面临类似困境,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律师,量身定制解决方案,避免“人财两空”的遗憾。
离婚时没分财产,以后还能要回来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