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财产保全是什么意思?财产被转移了怎么办?
离婚不仅是感情的终结,更涉及复杂的财产分割问题,许多人在离婚过程中最担心的就是“对方会不会偷偷转移财产?”这时候,“离婚财产保全”就成了保护自身权益的关键手段,离婚时财产保全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发现对方转移财产,又该如何应对?
离婚财产保全的核心:防止“人财两空”
离婚财产保全是指通过法律程序,暂时冻结或查封夫妻共同财产,防止一方在离婚诉讼期间恶意转移、变卖或隐匿财产的行为,丈夫突然将房产低价卖给亲戚,或妻子将存款转移到他人账户,这些都属于需要保全的典型场景。
为什么财产保全如此重要?
1、避免证据灭失:财产一旦被转移,后续追查难度极大;
2、确保判决执行:法院判决分割财产后,若财产已“消失”,胜诉也难执行;
3、保护弱势方权益:尤其对经济依赖较强的一方(如全职主妇/夫),保全能提供关键保障。
发现对方转移财产,如何快速应对?
1、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担保(如保证金),法院会在48小时内裁定是否冻结对方财产;
2、收集转移证据:银行流水、房产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均可作为证据;
3、委托律师调查:通过律师申请调查令,查询对方名下隐匿的财产;
4、申请财产追踪:若财产已转移,可主张该行为无效,要求重新分割。
注意:保全需在起诉前或诉讼过程中提出,离婚后再申请则可能错过最佳时机!
**法律依据:这些条文给你撑腰
《民事诉讼法》第100条:法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对“可能因一方行为导致判决难以执行”的情况采取保全措施;
《民法典》第1092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共同财产的,离婚时可少分或不分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保全的司法解释:明确保全范围包括存款、房产、股权、车辆等。
离婚时,财产保全绝非“小题大做”,而是用法律武器守护应得的利益,尤其是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迹象时,拖延和犹豫只会增加风险,建议尽早咨询律师,制定保全策略,同时注意留存证据,毕竟,法律保护的永远是“先行动的人”,而不是“被动等待的一方”。
记住:婚姻可以结束,但你的财产权益必须牢牢守住!
离婚时财产保全是什么意思?财产被转移了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