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打工的外地人,公司必须交哪五种社保?少一种都违法!
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无数外地打工者用汗水浇灌梦想,但很多人对单位缴纳的“五险”一知半解——究竟是哪五种保险?缴费标准如何?不交或少交会怎样?今天我们就从法律和实操角度,彻底讲透这个问题。
一、上海外地打工者必须缴纳的“五险”清单
根据《社会保险法》和《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办法》,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即“五险”)。
1、养老保险
作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
缴费比例:单位16%,个人8%(2023年上海标准)。
关键点:累计缴满15年才可领退休金,支持跨省转移接续。
2、医疗保险
作用:门诊/住院报销,个人账户可购药。
缴费比例:单位9.5%,个人2%。
关键点:断缴次月即停待遇,补缴后需等待3个月恢复。
3、失业保险
作用:非自愿失业时领补助金。
缴费比例:单位0.5%,个人0.5%。
关键点:需缴满1年才能申领,最长可领24个月。
4、工伤保险
作用:工伤医疗/伤残补助由基金全额承担。
缴费比例:单位0.16%-1.52%(按行业风险),个人不交。
关键点:48小时内需向人社局报备工伤。
5、生育保险
作用:报销产检/分娩费用,发放生育津贴。
缴费比例:单位1%,个人不交。
关键点:需连续缴满9个月(或累计12个月)方可享受。
**二、给外地打工者的实用建议
1、入职必查:每月核对工资条中的社保扣款,通过“随申办”APP可查询缴费明细。
2、维权途径:若单位未足额缴纳,可向上海市人社局(12333)投诉,要求补缴并支付滞纳金。
3、灵活处理:2023年起上海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单独缴纳养老/医保,但企业职工必须五险全缴。
**三、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1、《社会保险法》第58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办理社保登记。
2、《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13条:工伤认定申请需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提出。
3、《上海市生育保险办法》第12条:生育津贴按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发。
五险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基本保障,外地打工者与上海本地职工享有同等参保权利,现实中,部分企业通过“现金发工资不交社保”“按最低基数缴费”等方式规避责任,这都属于违法行为。社保缴费记录直接影响落户、购房、子女教育等权益,切莫因短期利益牺牲长远保障。
(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8月,政策变动请以官方最新通知为准)
重点提示:若发现单位未按规定缴纳社保,保存好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证据,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你的每一分社保缴费,都是对未来生活的投资!
在上海打工的外地人,公司必须交哪五种社保?少一种都违法!,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