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中财产清单到底有多重要?忽略这一点可能吃大亏!
离婚诉讼不仅涉及情感割裂,更是一场关于财产分割的“隐形战场”,许多当事人因未提前梳理财产清单,导致自身权益受损,曾有案例显示,一对夫妻因未明确登记婚后投资房产,导致法院判决时遗漏关键资产,最终一方损失近百万元。财产清单不仅是证据,更是维护财产权的“护身符”,其遗漏或隐瞒可能直接影响判决结果。
解决方案:如何科学制定离婚财产清单?
1、全面梳理资产范围:包括房产、车辆、存款、股票、基金、保险、公司股权、债权债务等,需细化到购买时间、出资比例及权属证明;
2、保留原始凭证:银行流水、购房合同、转账记录等纸质或电子证据需分类存档;
3、申请法院调查令:若对方存在隐匿财产行为,可依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申请法院调取相关证据;
4、委托专业评估:对难以定价的资产(如艺术品、虚拟货币)需聘请第三方机构评估价值。
相关法条依据
- 《民法典》第1092条:隐瞒、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离婚时可少分或不分财产;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84条:财产清单需包含“财产来源、性质及现状”;
- 《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起诉离婚时,财产清单应作为诉讼请求附件提交。
小编总结
离婚诉讼的财产清单绝非“走过场”,而是直接影响财产分割结果的核心证据,实践中,超60%的财产纠纷源于清单不完整或证据链缺失,建议当事人提前3-6个月准备资产证明材料,必要时借助律师或公证处固定证据,切记:法律只保护“看得见的权益”,切莫因疏忽让本应属于自己的财产“人间蒸发”。
离婚诉讼中财产清单到底有多重要?忽略这一点可能吃大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