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房子归谁?民法典这样认定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走到尽头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往往是争议的焦点,无论是房产、存款还是投资,如何界定哪些属于"共同财产"?民法典的出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更清晰的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原则上均属于共同财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婚前一方购房但婚后共同还贷的房产,增值部分也可能被认定为共同财产,男方婚前首付买房,婚后夫妻共同还贷10年,离婚时女方有权要求分割还贷部分及对应的房产增值,这一规定打破了以往"房产证写谁名就归谁"的简单逻辑,更注重婚姻中的实际贡献。
争议高发区:隐性财产与举证难题
许多离婚案件中,一方可能隐瞒股票、虚拟资产或海外投资,导致共同财产认定困难,民法典第1092条明确,若一方转移、隐匿财产,另一方可以主张少分或不分给过错方,但实际操作中,如何举证成为关键。
解决方案:提前规划+证据留存
1、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明确约定财产归属(民法典第1065条支持书面协议效力)。
2、保留资金流水凭证:尤其关注大额转账、还贷记录、投资收益凭证。
3、协商优先原则:民法典第1076条鼓励协议离婚时自主约定财产分割,避免诉讼消耗。
相关法条速览
- 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共同财产范围
- 第1063条:个人财产界定(如婚前财产、人身损害赔偿)
- 第1087条:离婚时共同财产处理原则
小编总结
民法典的夫妻财产认定规则,既保护婚姻中的经济合作,也防止"躺赢式离婚",无论是全职主妇的家务贡献,还是共同还贷的经济投入,法律都赋予其财产分割的权利,建议夫妻双方:婚前明晰财产、婚内透明管理、离婚理性协商,让感情结束时也能守住法律赋予的公平。
离婚时房子归谁?民法典这样认定夫妻共同财产,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