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离婚案件发回重审的审理程序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2-26)普法百科5

一、关于立案

发回重审的案件应立新的案号。

重审案件的产生,是二审法院对一审案件依法监督的结果,是对一审案件未生效裁判依法予以发回重新审理的过程。原审案件是否结案是以程序是否审结为依据,而不以裁判文书是否生效作为依据。发回重审案件经过二审,在审理程序上已意味着结案,因此,对发回重审的案件,应当按照新的案件予以重新立案编新号,且根据发回重审案件的时间在立案庭受理案件的排序中决定编新号,其中包括年份及序号。至于要体现重审的过程,大可不必在案号上体现出来,可以在重审的结案文书中予以体现。

二、关于送达

发回重审案件,在立案以后,送达的文书可以不按初审案件程序中规定的文书种类送达。

对于发回重审的案件,如果当事人在案件发回重审之后,变更或者增加诉讼请求,这时,则应按初审案件一样,将变更或增加的诉讼请求部分告知对方当事人。当事人没有的,因并没有更改,立案时应送达的相关文书已送达,重新送达已没有必要。且当事人在案件的二审阶段,已接到二审法院发回重新审理的裁定书,对案件重新审理的事实已明知,只需在立案以后,通知当事人领取举证通知书,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书及开庭传票即可,如诉讼当事人的,还需送达出庭通知书。当然,在送达举证通知书时,应与初审案件的举证通知书有所区别。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关于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第九条规定执行,即发回重审的案件,第一审人民法院在重新审理时,可以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发回重审的原因等情况,酌情确定举证期限。如果案件是因违反法定程序被发回重审的,人民法院在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后,可以不再指定举证期限或者酌情指定举证期限。但案件因遗漏当事人被发回重审的,按为新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指定举证期限,该举证期限适用于其他当事人。如果案件是因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协商确定举证期限,或者酌情指定举证期限。该举证期限不受不得少于三十日的限制。

三、关于审判组织

发回重审的案件,可以由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二审民事案件的合议庭组成人员必须为审判员有着明确的约定。而该法条第二款中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同时该法第四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根据上述相关法律的立法精神,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法律现定的人民群众参加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内容之一,是人民法院接受群众监督的体现,也是保证司法公正的一项有力措施。只要法律没有禁止性的规定,人民陪审员就可以参加合议庭。因此,对发回重审的案件,可以由人民陪审员参与。

四、关于诉讼代理人

发回重审的案件,当事人需重新提交授权在实践中,对审判人员提出要求当事人补交授权委托书,很多当事人表示不理解,有的认为是多此一举。笔者认为,发回重审的案件,仍按一审程序重新进行审理,尽管原案卷中存有授权委托书,但案件经过了一审、二审,时间跨度比较长,当事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存在着诸多的变数,且发回重审的案件已重新立了案号,重新对案件进行审理。当事人对代理期限又约定不明确。对当事人本人到场的情况,未补交一份授权委托书,还有当事人的自认作补充,而对而当事人本人未到庭的情况,只有原在一审中具有全权代理权的代理人到场,初审案件中授权委托书中又没有明确约定代理期限的,更需要当事人重新提交授权委托书,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代理人损害委托方利益的事实发生,亦更能使程序到位,防止当事人对自己不利的判决结果以自己未参与到诉讼中来上访涉诉,减少当事人上访缠诉。

五、关于质证及庭审

在初审案件中影响案件定性的自认,当事人在发回重审的审理过程中反悔,除当事人提供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的以外,应予以认定。

对于发回重审的案件,二审法院可能是以案件事实不清发回重审,这并不意味着全部案件事实不清,有些只是对其中一部分的案件事实认定不清。如果仅因为这部分事实不清发回重审后,在重新对证据进行质证及庭审中,当事人又推翻了初审案件的自认,原在初审的案件中,根据当事人自认就可以直接查明的案件事实,如果因为对方反悔,在发回重审后,又不予认定,对方当事人为此又需承担对对方自认部分的举证责任,如果举证不利,还需要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发回重审的案件责任不在于对方当事人,却将不利后果由其承担,有失公平。为此,笔者认为,尽管发回重审案件,需要重新举证、质证,但不能脱离原在初审案件中的举证、质证。审判人员在重新开庭进行证据的质证及庭审时,应首先问当事人对在初审案件中的质证笔录及庭审中的表态有无异议,如有异议并提出相反的意见,再问,更改的理由是什么,有无证据支持。有证据提供并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原自认的,则根据证据规则予以审定,如果对于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其对自认的反悔,原初审中的自认应该认定为具有法律效力,在发回重审后可对该部分事实直接认定,无须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如果你想要请律师帮助打离婚,建议你可以点击在线咨询系统直接询问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303301.html

离婚案件发回重审的审理程序的相关文章

什么刑事案件发回重审,刑事案件发回重审的案件有哪些

1、第二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判决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可以发回人民法院判。2、第二人民法院现第一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1)违反刑事诉讼法有关公开规定;(2)违反避制度;等等。 刑事发回重审的情形...

刑事诉讼中发回重审的情形,刑事案件发回重审意味着什么

1、第二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判决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可以发回人民法院判。2、第二人民法院现第一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1)违反刑事诉讼法有关公开规定;(2)违反避制度;等等。 刑事案件发回重审的...

离婚案件发回重审的审理程序是如何

一、离婚案件发回重审的审理程序是如何 1、离婚案件发回重审的审理程序是这样:法庭书记员需要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由,宣布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避申请;进行法庭调查;双方进行辩论;法官作出判决。...

刑事二审发回重审的情形,严违反法定程序发回重审情形

1、第二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判决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可以发回人民法院判。2、第二人民法院现第一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1)违反刑事诉讼法有关公开规定;(2)违反避制度;等等。 刑事发回重审的法定...

事实不清的发回重审后再上诉,发回重审的案件的

发回重审法官不避是不可以。原一审审判员需要避,二审发回重审一般是一审的审判员,同样这些人员也应该要自觉进行避;对于发回重审的案件作为人民法院就应该要另组议庭,新对案件进行判,这也是保障案件的公平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 发回重审法官不...

刑事案件发回重审对刑满释放有什么影响?

刑事案件发回重审的,可以改变判决,但一般不加刑罚。法律规定,第二人民法院发回原人民法院重审的案件,除新犯罪事实外,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原人民法院不得加被告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二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法定代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

刑事案件审发回重审的情形,不适用缓刑情形

刑事案件中适用于缓刑情形包括,犯罪分子不具有再犯罪危险,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刑事处罚标准是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犯罪分子不满18周岁、已经怀孕等情形。缓刑判决书生效后,由社区矫正机构对犯罪分子进行监督。 刑事案件中适用于缓刑情形有哪些? 构成犯罪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

离婚案件怎么抗辩?,以下是一些简洁的标题建议,,离婚案件,如何有效抗辩,离婚官司的抗辩策略,离婚案中的抗辩技巧,应对离婚案件的抗辩方法,离婚纠纷,抗辩要点解析,离婚诉讼的抗辩之道,掌握离婚案件的抗辩策略,在离婚案中如何进行抗辩,离婚官司的抗辩指南,10. 有效抗辩离婚案件的策略,都能够突出离婚案件和抗辩这两个关键信息,同时简洁明了,易于理解。你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文章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标题。

离婚案件怎么抗辩?,以下是一些简洁标题建议,,离婚案件,如何有效抗辩,离婚官司抗辩策略,离婚案抗辩技巧,应对离婚案件的抗辩方法,离婚纠纷,抗辩要点解析,离婚诉讼抗辩之道,掌握离婚案件的抗辩策略,在离婚案中如何进行抗辩,离婚官司抗辩指南,10. 有效抗辩离婚案件的策略,都能够突出离婚案件和抗辩这两个关键信息,同时简洁明了,易于解。你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文章内容选择最合适标题。

离婚案件中,抗辩关键是要提供充分证据来支持自己主张,以下是一些常见抗辩方法:1、否认姻关系:如果一方认为自己并没有与对方结,可以提供相关证据,如未领取结证、姻登记被撤销等。2、证明对方有过错:例如对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可以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