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伤残鉴定费用到底由谁承担?专业律师拆解收费标准
“伤残鉴定费用到底该谁出?”这是许多遭遇人身损害或工伤的当事人最关心的问题,2021年,随着《民法典》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伤残鉴定费用的承担规则有了更明确的指引,但具体操作中仍存在不少争议,作为律师,今天就用通俗语言为您厘清核心规则,关键费用承担逻辑就藏在鉴定用途和举证责任中。
一、伤残鉴定费用的3种常见承担方式
1. 工伤案件:由用人单位垫付,最终由工伤保险基金买单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伤需要劳动能力鉴定的,鉴定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则费用由单位全额承担,实践中,劳动者需注意:申请工伤鉴定时需同步提交劳动关系证明和工伤认定书,否则可能因程序缺失导致费用自理。
2. 交通事故或侵权纠纷:谁主张谁垫付,败诉方最终承担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者需自行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如法院名录内的鉴定中心)进行伤残等级评定。首次鉴定费用通常由申请方预付,但胜诉后可要求被告赔偿,上海某法院2021年判例中,原告支付的8000元鉴定费被全额判由肇事司机承担。
3. 单方委托鉴定:费用自理但可主张赔偿
若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如为调解做准备),费用需先行承担,但若能证明该鉴定结果被后续诉讼采纳,可要求对方赔偿该笔支出,需注意:单方鉴定可能被对方质疑公正性,建议优先通过法院指定机构操作。
二、2021年伤残鉴定费用标准与省钱技巧
收费标准:全国未统一,但多数省份沿用发改委指导价。
-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约300-600元/次
-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1800-3500元(含检查费)
- 精神伤残鉴定:2500元起
省钱建议:
1.核对鉴定项目:部分机构会拆分“关节活动度测量”“肌电图”等单项收费,提前确认必要性。
2.选择属地机构:异地鉴定可能增加差旅成本,优先选择本地备案机构。
3.申请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者可凭《经济状况证明表》申请减免费用(依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45条)。
**律师建议:3步锁定费用承担主体
1、明确鉴定用途:工伤鉴定、诉讼证据还是保险理赔?用途决定费用承担规则。
2、保留支付凭证:务必索要发票并注明“伤残鉴定费”,法院只支持有票据的诉求。
3、提前协商约定:在调解或协议中写明“鉴定费由责任方承担”,避免后续扯皮。
**相关法条索引
-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劳动能力鉴定费用。
-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二条:鉴定费由申请人预付,由败诉方负担。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合理必要的鉴定费用应计入赔偿范围。
2021年伤残鉴定费用的核心逻辑在于“用途决定责任方”,无论是工伤、侵权还是保险理赔,保存完整证据链+选择合规鉴定机构是保障权益的关键,特别提醒:个别“低价鉴定所”可能出具无效报告,务必认准司法厅(局)公示的鉴定机构名录,遭遇费用争议时,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可避免因小失大。
2021年伤残鉴定费用到底由谁承担?专业律师拆解收费标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