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法典下离婚财产怎么分?这3大变化必须了解!
"离婚时房子归谁?存款怎么分?" 最近不少夫妻咨询离婚财产分割时发现,新民法典的财产分割规则与过去截然不同,作为2021年实施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民法典在离婚财产处理上作出重大调整,直接影响着普通人的"钱袋子"。
核心变化集中在三方面:婚后父母出资买的房不再"一刀切"算共同财产,比如张女士婚后父母出首付买房,若明确约定只赠与自己女儿,这套房就属于个人财产。家务劳动补偿制度首次落地——全职太太王姐离婚时可主张丈夫支付5年家务补偿,最颠覆的是,隐匿转移财产将面临少分甚至不分的惩罚,李先生若被查出在离婚前半年偷偷卖房,可能失去70%财产份额。(此处植入生活化案例增强说服力)
应对策略记住三步:
1️⃣签订书面协议:父母给子女买房时务必保留转账凭证并书面约定归属
2️⃣收集财产线索:留意对方银行流水、房产登记等证据,必要时申请法院调查
3️⃣把握30天离婚冷静期:这期间仍可协商修改财产分割方案
法律依据速查:
▸ 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等5类共同财产
▸ 第1063条:规定婚前财产、人身赔偿等4类个人财产
▸ 第1087条:确立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财产分割原则
小编敲黑板:新规不再单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通过"经济惩罚+补偿机制"实现实质公平,特别是2023年北京某案件中,法院依据新规将60%房产判给长期照顾患病婆婆的妻子,这启示我们:婚姻中的无形付出正在获得法律定价,无论是否准备离婚,都建议夫妻双方定期梳理家庭资产,毕竟法律保护的是清醒的人。
新民法典下离婚财产怎么分?这3大变化必须了解!,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