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违约金标准
一、合同诈骗违约金标准
合同诈骗涉及刑事犯罪,与一般民事合同违约有所不同。
在民事合同违约中,违约金标准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约定优先原则。如果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违约金的数额或者计算方法,一般按照约定执行。但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以请求或机构予以适当调整。
2. 损失填补原则。如果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违约方应赔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可预见的间接损失。
然而,合同诈骗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财物的犯罪行为。诈骗方不仅要承担刑事责任,被害人还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诈骗者返还财物、赔偿损失。赔偿范围包括因诈骗行为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等,但这不是单纯的违约金概念,而是对受害人权益的综合救济。
二、屡次违约属于合同诈骗吗
屡次违约不一定属于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一种犯罪行为。而屡次违约更多是一种民事违约行为,其通常不具备合同诈骗的主观故意要件。
区分两者可从以下方面看:
1. 主观目的方面。如果仅是因客观因素导致不能履行合同义务而屡次违约,这是民事违约;但如果从一开始就想通过订立合同骗取对方财物,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愿,那可能是合同诈骗。
2. 行为手段方面。合同诈骗往往伴随着欺骗手段,如虚构主体身份、提供虚假担保等;而单纯的屡次违约可能只是经营不善、市场风险等原因造成合同不能正常履行。
总之,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准确判断屡次违约是否属于合同诈骗。
三、违约诈骗怎么办
如果遇到合同违约诈骗的情况,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一)收集证据
1. 合同文本:保存好定金合同的原件,包括其中关于定金数额、支付方式、双方权利义务、违约条款等的约定内容。
2. 支付凭证:如银行转账记录、等,以证明定金已实际支付。
3. 沟通记录:如果双方有关于合同的短信、邮件、聊天记录等,尤其是涉及到违约诈骗相关表述的,要妥善保存。
(二)确定责任
1. 如果是对方单纯违约,可以依据定金合同中的违约条款追究其责任。通常收受定金的一方违约的,应双倍返还定金;支付定金的一方违约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2. 如果确定为诈骗行为,这属于刑事犯罪范畴。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财物。此时应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
(三)法律救济途径
1. 民事途径:如果是违约,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责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刑事途径:若为诈骗,通过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提起后,诈骗者将面临刑事处罚,同时受害者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被骗的定金并赔偿损失。
以上是关于合同诈骗违约金标准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