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怎么认定?这5种情况必须了解!

合飞小编4个月前(02-24)普法百科8

离婚不仅是感情的终结,更涉及财产分割这一现实问题,许多夫妻在离婚时对“共同财产如何认定”感到困惑:哪些财产属于共同财产?哪些又是个人财产?如何避免因财产纠纷导致矛盾升级?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怎么认定?这5种情况必须了解!

夫妻共同财产的核心认定标准,是婚姻存续期间双方通过劳动、投资或共同生活取得的财产,以下情况需重点注意:

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婚后任何一方的劳动所得均属于共同财产;

2、生产、经营、投资收入:例如股票收益、公司分红等;

3、继承或赠与财产:除非遗嘱或赠与合同明确归属一方;

4、婚后购买的房、车:无论登记在谁名下,通常视为共同财产;

5、知识产权收益:如婚后取得的专利费、稿费等。

而个人财产主要包括:婚前个人财产(如婚前全款房)、人身损害赔偿金、明确约定为个人所有的财产等,需注意的是,婚前财产在婚后产生的增值(如房产升值),若未涉及共同还贷或经营,仍归个人所有

离婚财产分割的3个关键解决方案

1、保存财产证据是关键:收集银行流水、房产证、投资协议等,证明财产来源和归属;

2、协商优先,法律兜底:双方可通过协议分割,若无法达成一致,可向法院起诉;

3、警惕转移财产行为:如一方隐匿、变卖财产,另一方有权申请财产保全并追回。

**相关法条依据

《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民法典》第1063条:规定个人财产的认定标准;

《民法典》第1087条:离婚时财产分割应遵循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

离婚财产认定的核心,在于时间节点”和“财产性质”的界定。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默认共有,但特殊约定或法律规定的个人财产除外,建议夫妻双方提前通过协议约定财产归属,或在离婚时委托专业律师协助梳理证据,避免因财产纠纷拖延离婚进程。法律保护的是“合法权益”,而非“情感对错”,理性处理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怎么认定?这5种情况必须了解!,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283127.html

标签:婚姻法律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怎么认定?这5种情况必须了解!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