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信用卡逾期还本金就能赖账?真相到底如何?
"听说2021年信用卡逾期后,可以和银行协商只还本金?" 这样的传言在网络上热度很高,但实际操作中真的能轻松减免利息和违约金吗? 今天我们就从法律角度和专业实务层面,为大家揭开这个问题的真相。
一、2021年信用卡逾期还本金的政策背景
2021年因疫情反复,央行确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疫情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人群提供灵活还款方案。部分银行确实开放了"本金分期"或"减免利息"的协商通道,但这并非网传的"所有逾期都能只还本金"。
关键点在于:必须证明逾期是因不可抗力(如疫情失业、重病等)导致无力还款,且需主动向银行提交证明材料(如失业证明、医疗单据),而正常消费透支导致的逾期,银行仍会按合同收取罚息,甚至可能起诉持卡人。
二、协商只还本金的正确操作指南
1、立即停止失联
逾期后切勿拒接银行电话或更换联系方式,这会被视为恶意透支。主动致电银行信用卡中心,说明逾期原因并提供书面证明材料。
2、协商方案要明确
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协商方案需包含"停息挂账+分期还本"两项核心内容,将5万元逾期本金分60期偿还,每月还款833元,同时停止计算利息。
3、签订书面协议
口头承诺无效! 必须要求银行发送电子协议或纸质文件,明确标注"减免金额"和"还款截止日期",避免后续纠纷。
**三、相关法律条文支撑
《民法典》第533条: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可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因特殊原因无力偿还时,银行可签订个性化分期协议,最长可分5年偿还。
《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银行未履行协商义务直接起诉的,法院可驳回其部分诉求。
2021年信用卡逾期协商还本金政策,本质是帮助真正困难的持卡人,而非逃避债务的捷径,实际操作中需注意:
协商成功率与逾期金额、证明材料真实性直接相关,小额逾期(如1万元以下)通常较难协商;
- 银行有权拒绝不合理诉求,若协商失败,仍可能面临征信黑名单甚至被起诉风险;
专业律师介入可提高协商效率,部分案例中通过法律程序将违约金从36%降至12%。
最后提醒: 信用卡逾期问题宜早不宜迟!与其轻信网络传言,不如尽早规划债务,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用合法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
2021年信用卡逾期还本金就能赖账?真相到底如何?,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