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鉴定CT片丢了怎么办?这份补救指南请收好
“做伤残鉴定时发现CT片丢了,这会不会影响鉴定结果?”“医院不补胶片怎么办?”许多人在遭遇事故后申请伤残鉴定时,突然发现关键的CT片丢失,瞬间慌了神。CT片作为伤残鉴定的核心证据之一,直接影响鉴定结论的客观性,但丢失并非“死局”,本文从法律实务角度,教你如何高效补救。
一、CT片丢失后的三大紧急行动
1、第一时间联系医院补材料
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患者有权申请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若原CT片因保管不善丢失,可携带身份证、就诊卡到医院影像科申请补打CT胶片或调取电子存档,部分医院可能收取工本费,但必须配合提供。
2、申请电子数据封存
若医院拒绝补打胶片(如设备更新导致数据丢失),可依据《电子签名法》要求医院出具加盖公章的电子影像报告,并保存原始DICOM格式数据。电子数据与胶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需确保数据未经篡改。
3、同步启动鉴定流程
即使CT片未补全,也可先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交其他材料(如诊断证明、手术记录),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第四条,鉴定机构可要求补充材料或安排重新拍片,部分情况下,鉴定人会结合病史综合判断,避免因材料缺失延误维权时效。
**二、法律实务中的风险提示
证据链断裂风险:若CT片丢失且无法补办,对方可能质疑伤残等级真实性,建议通过证人证言、后续复查报告等佐证伤情连续性。
赔偿金额差异:例如腰椎骨折CT片丢失,可能导致伤残等级降级,误工费、护理费等减少超30%。及时聘请律师协助取证是关键。
诉讼策略调整:若因CT丢失导致鉴定不利,可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申请证据保全,或主张对方承担举证责任(如交通事故中对方全责)。
**建议参考方案
1、向医院索要书面说明,解释CT片丢失原因及补救措施;
2、通过公证处对现有材料(如电子报告)进行证据保全公证;
3、委托律师向法院申请调查令,调取医院原始影像数据。
**相关法条依据
1、《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提交复制件、照片、副本等。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条:电子数据可通过打印、拷贝等方式固定,经公证的电子证据效力优先。
3、《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第四条:鉴定应以损伤后果为依据,结合临床治疗情况综合判定。
CT片丢失虽会增加维权难度,但绝非“一票否决”。核心在于快速固定替代证据,并借助法律程序补强证明力,建议事故后立即备份所有医疗材料,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制定取证方案。证据意识决定维权结果,被动等待只会放大风险!
伤残鉴定CT片丢了怎么办?这份补救指南请收好,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