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到底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看完这篇就懂了!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伤情严重需要申请伤残鉴定,很多当事人都会手忙脚乱——究竟该准备哪些材料?流程怎么走?材料不全会影响赔偿吗?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获得合理赔偿,作为处理过上百起交通事故案件的律师,今天就用大白话带大家梳理清楚关键点。
一、核心材料清单:缺一不可的5大文件
1、事故责任认定书原件及复印件
交警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启动鉴定的"钥匙",必须明确事故责任划分,如果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建议在3日内申请复核。
2、完整医疗记录档案
包括但不限于:
- 入院记录、手术记录、出院小结(必须盖医院公章)
- 影像学报告(X光、CT、MRI胶片及诊断报告)
- 长期医嘱单、护理记录(证明治疗持续性)
特别注意:若涉及颅脑损伤、关节功能障碍等,需提供至少6个月的复查记录
3、身份证明材料
伤者身份证原件+复印件,若委托他人办理,需额外准备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
4、特殊情形补充材料
- 涉及精神伤残:需提供精神病专科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
- 二次手术未完成:需主治医师出具《后续治疗情况说明》
- 劳动能力受损: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单位误工证明
5、鉴定申请书
需载明申请人信息、鉴定事项、损伤部位等(可向鉴定机构索要模板)。
二、90%人踩过的坑:材料准备的3大误区
误区1:"出院了就能马上鉴定"
实际要等治疗终结且病情稳定(通常骨折需3-6个月恢复期),过早鉴定可能导致伤残等级降低。
误区2:"小诊所的病历也能用"
必须提供二级以上医院完整病历,私立医院若无合法资质,鉴定机构可能拒收。
误区3:"复印件随便打印就行"
所有材料复印件需与原件一致,建议在每页加盖"与原件核对无误"章(医院或交警队均可办理)。
三、律师建议:这样准备更稳妥
1、第一时间固定证据
事故发生后立即拍照留存现场、车辆损伤、伤情状态,及时调取路口监控录像。
2、建立医疗档案专用袋
从第一次就诊开始,将所有检查单、缴费凭证按时间顺序整理,避免遗漏关键材料。
3、提前咨询专业律师
伤残鉴定涉及《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等专业标准,律师可协助预判伤残等级,避免因鉴定时机不当损失数万元赔偿。
相关法律依据
1、《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7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2、《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12条
"委托人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
3、《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4.1条款
"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绝不是简单的"交材料等结果",而是证据链的精密搭建过程。材料完整性、治疗周期把控、鉴定机构资质核查这三大核心要素,直接决定了最终的赔偿金额,特别提醒:如果遇到对方保险公司要求使用其指定鉴定机构,您有权拒绝并自主选择有资质的公立机构,最后强调一点——所有材料请务必留存至少三套复印件,避免因材料丢失延误维权时机。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到底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看完这篇就懂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