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书怎么做?手把手教你避坑指南!
工程竣工后,工程结算书是甲乙双方最关注的“成绩单”,直接关系到项目利润和资金回笼,但很多施工方或业主却因结算书不规范、数据混乱,导致纠纷频发,甚至闹上法庭,为什么明明辛苦做完工程,结算时却“扯皮不断”?核心问题往往出在结算书的专业性和细节处理上。
工程结算书的“雷区”你踩了吗?
1、资料缺失:施工合同、变更签证、验收单等材料不齐全,导致结算依据不足;
2、工程量核算模糊:工程量清单与实际施工不符,单价套用错误;
3、争议处理不当:对设计变更、工期延误等争议未及时确认,埋下纠纷隐患。
曾有案例显示,某施工方因未保留现场签证记录,被业主拒付300万增项款,最终败诉,可见,一份严谨的结算书,是保障权益的“法律护身符”。
**4步打造“无漏洞”工程结算书
1、收集完整资料:
- 合同原件、补充协议、设计图纸;
所有变更签证单(需甲方、监理签字确认);
- 材料进场验收单、隐蔽工程影像记录;
- 工期延误证明(如天气、政策等因素)。
2、逐项核对工程量:
- 按合同约定计算规则(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避免“估算”或“漏项”;
单价与合同一致,变更部分需附价格协商记录。
3、争议提前锁定证据:
- 对甲方不认可的变更或索赔,通过书面函件、会议纪要固定证据;
- 必要时邀请第三方造价机构审核。
4、格式规范,签字盖章齐全:
- 结算书需包含工程总价、分项明细、计算公式;
法定代表人签字+公章,缺一无效!
**法律依据:这些条款你必须知道
《民法典》第799条:工程竣工后,发包人应及时验收,验收合格后按约定支付价款;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第14条:结算文件应包含合同价、变更价款、索赔金额等,双方确认后作为最终结算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当事人对工程量有争议的,按签证等书面文件确认。
工程结算书绝非“走形式”,而是贯穿项目全周期的风险管控工具,从开工第一天起,就要注重资料留存、流程合规,若遇到恶意拖欠或复杂纠纷,建议委托专业律师介入,通过发律师函、诉讼等方式维权。你的每一分钱,都值得用法律捍卫!
工程结算书怎么做?手把手教你避坑指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