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子税费怎么算?这些隐藏成本你算清楚了吗?
买房子是人生大事,但除了房价本身,税费问题往往让很多人“头疼”,不少购房者以为只要准备好首付和月供就够了,结果签约时才发现还要额外支付一大笔税费,甚至因此打乱购房计划。买房子到底要交哪些税?这些费用怎么计算?又有哪些省钱技巧? 今天我们就来掰开揉碎了说清楚。
**一、买房的税费到底有哪些?
买房涉及的税费种类多、规则复杂,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契税:这是买房时最大的税费支出,根据房屋性质和面积,税率在1%-3%之间浮动。
首套房:90㎡以下按1%征收,90㎡以上按1.5%;
二套房:统一按3%征收(具体以地方政策为准)。
2、增值税及附加:针对二手房交易,税率为5.3%(增值税5%+附加税0.3%),如果房产证满2年,普通住宅免征增值税。
3、个人所得税:卖方承担,但如果卖家要求“净得价”,可能转嫁给买方,税率为房屋总价的1%或差额的20%(选其一)。
4、其他费用:包括印花税(0.05%)、产权登记费(80元)、评估费等,金额较小但不容忽视。
举个例子:小王买了一套总价300万的二手房(房产证满2年),面积100㎡,首套房。
- 契税:300万×1.5%=4.5万;
- 增值税:免征(满2年);
- 个税:若卖家持有满5年且唯一住房,则免征,否则需交1%(3万)。
仅税费就可能高达7.5万!
二、如何避免“税费超预算”?解决方案来了!
1、提前计算税费:签约前通过房产交易中心官网或专业工具估算费用,明确总成本;
2、活用政策优惠:
- 优先选择“满五唯一”的二手房,可省去个税;
- 首套房尽量选择90㎡以下,契税低至1%;
3、合同明确税费承担方:在购房合同中注明税费由谁支付,避免临时扯皮;
4、预留10%-15%的税费预算:避免因资金不足导致交易失败。
**三、相关法条依据
1、契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三条,契税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在3%-5%幅度内确定(实际执行中各地有优惠);
2、增值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满2年住房交易免征增值税;
3、个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税率,但部分地区允许按1%核定征收。
买房税费绝不是“小钱”,提前规划、吃透政策、明确责任是省钱的关键,尤其是二手房交易,税费可能占到总房款的5%-10%,务必在签约前做好全面测算,如果对政策拿不准,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房产中介,避免因小失大。
买房不只是看房价,税费才是真正的“隐形门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