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船员没签合同被拖欠工资,如何用法律武器讨回血汗钱?

合飞律师4个月前(02-22)普法百科7

"船长说按月发工资,结果干了半年一分钱没拿到,连合同都没签过,这钱还能要回来吗?"这是近日某渔港工人老李的求助,在航运、渔业等特殊行业,船员遭遇欠薪却缺乏书面合同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文将为您揭晓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三大护身符"。

一、**没有合同≠劳动关系不成立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即使用人单位未签书面合同,只要存在实际用工关系就构成事实劳动关系,船员可收集工资转账记录、工友证言、工作排班表等20余种证据,甚至船舶进出港记录都能成为维权依据,2023年舟山某渔工就凭微信工作群聊天记录,成功追回8万元欠薪。

二、**双重法律路径保障权益

1、劳动仲裁快速通道:携带证据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船舶注册地劳动部门申请仲裁,法定60天内须出结果,2022年厦门海事局数据显示,此类仲裁平均结案周期仅38天。

2、海事法院特别程序:依据《海商法》第二十二条,船员可就欠薪直接申请船舶优先权,2021年青岛海事法院曾扣押欠薪渔船,72小时内促成工资支付。

三、**法律援助破解维权困局

针对无力支付律师费的船员,《法律援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可申请免费援助,宁波市2023年推出的"海上枫桥"服务,已为217名船员提供上门法律帮扶,挽回经济损失超500万元。

维权行动指南:

1、立即收集考勤记录、工作服等实物证据

2、72小时内向用工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备案

3、优先选择船舶停靠港所在地法院起诉

4、通过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平台提交材料

法律依据:

- 《劳动合同法》第82条:未签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

- 《海商法》第22条:船员薪酬享有船舶优先权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16条:船舶应实行用工实名制

- 《法律援助法》第32条:追索劳动报酬免于经济审查

小编总结:没有书面合同绝非欠薪的"免罪金牌",收集证据的完整度直接决定维权成功率,建议船员每日用带时间戳的水印相机拍摄工作场景,保留所有通讯记录,遇到欠薪时要像守护船舱一样守住三个"及时"——及时取证、及时投诉、及时申请财产保全,您的每一分劳动所得,都该像锚链般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272610.html

标签:法律

船员没签合同被拖欠工资,如何用法律武器讨回血汗钱?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