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手把手教你维权
“入职时说好月结工资,结果三个月没拿到钱”“老板总说下个月给,现在连人都找不到”——没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遭遇欠薪时,往往陷入“没证据”“不敢维权”的困境,但你知道吗?即便没有书面合同,法律依然保护你的劳动权益。
**一、没签合同≠劳动关系不成立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这意味着:
1、你保存的工牌、考勤记录、工资转账记录、工作群聊天记录均可作为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
2、同事的证言、工作成果(如设计稿、客户对接记录)也能辅助证明你的工作内容与时长。
关键点:不要因“没签合同”而放弃维权,法律对劳动者的保护不以书面协议为前提。
**二、三步追讨欠薪的实战策略
第一步:固定证据链
收集工作痕迹:微信工作群记录、打卡截图、工作文件、工资发放记录(哪怕只有部分转账);
留存沟通记录:向老板索要工资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需明确双方身份及欠薪金额);
寻找人证:同事、客户等能证明你实际工作的第三方。
第二步:先协商,再投诉
- 与老板当面沟通时录音,明确提出“XX月工资未发放,请于X月X日前支付”;
- 若协商无果,携带证据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投诉电话:12333),监察部门可责令企业限期支付;
- 同步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微信小程序提交“欠薪线索”,全国联网督办。
第三步:申请劳动仲裁
仲裁申请书需列明:欠薪金额、工作期限、事实劳动关系证据清单;
主张双倍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未签劳动合同可要求支付入职第2个月起的双倍工资。
**建议参考
1、优先通过劳动监察部门调解,耗时短、成本低;
2、仲裁时效为1年,从欠薪发生之日起计算;
3、若企业拒不执行仲裁结果,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相关法条
1、《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订立书面合同;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未签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
3、《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拖欠工资可处2000-2万元罚款;
4、《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举证责任倒置,企业需自证无欠薪。
没签合同不是老板欠薪的“免罪金牌”!劳动者要学会用证据说话,通过协商、投诉、仲裁三步走维护权益。重点记住:
劳动关系不仅以书面合同为依据;
双倍工资赔偿是法律赋予你的权利;
沉默等于纵容,主动维权才能止损。
最后提醒:入职时务必要求签订劳动合同,若企业拒绝,可向劳动部门举报,法律是底线,更是你讨薪的底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