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表外业务都有哪些?

合飞小编2个月前 (02-19)普法百科6

一、什么是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都有哪些?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所以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业务。

二、表外业务的分类

(一)担保类业务

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二)承诺业务

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透支额度等。

(三)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

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三、表外业务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表外业务中的担保、承诺等业务,如果交易对手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商业银行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从而面临信用风险。

(二)市场风险

表外业务中的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如果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商业银行就可能面临损失,从而面临市场风险。

(三)操作风险

表外业务中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内部控制失效、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损失,如交易员违规操作、系统故障等。

四、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三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存款利率,并予以公告。

第三十六条 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

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制度。

五、小编总结

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之外开展的业务,虽然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但对银行的经营和风险状况有重要影响。银行在开展表外业务时,需要充分评估风险,加强内部控制,确保业务的合规性和稳健性。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表外业务的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258547.html

表外业务都有哪些?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