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双方借款合同中违约金怎么规定
一、双方中违约金怎么规定
依据我国的规定,在借款合同之中,各方当事人均享有权利与义务,也可在此基础上通过签署书面协议来明确相关事项,比如违约金等条款。
当任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时,另一方有权根据事先约定的违约金标准向其索要赔偿金。
若未曾对违约金进行约定,则守约方可要求违约方按照实际所遭受的损失承担违约责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双方已经在合同中就迟延履行情况约定了违约金数额,那么即便违约方按照约定支付相应的违约金,仍需继续履行剩余部分的债务责任。
《》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或者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二、借款合同到期,还可以继续使用,是否有责任
变更过的合同自始具有法律效力,在此基础之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仍然坚持执行原本的旧协议或合同,那么实际上就是默认了原有协议或合同的效力及约束力。
在经过法定程序变更合同之后,所有签署者都有职责及义务严格按照双方达成共识的修订版内容去履行相关义务,不可擅自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撤销。
如果在之后,任何一方未能按照新的条款履行其应尽的义务,那么这就被视为是一种违约行为。
对于这种违约行为,法律只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该行为是否与原先约定的行为或者合同所规定的义务相符,而不会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或心态。
只要合同已经生效,不论是出于故意还是因为疏忽导致的违约,相关人员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基于此,如果有某一方存在着明显的过失,那么他们可以援引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期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比如继续履行合同、弥补过失、撤销合同以及要求赔偿经济损失(这其中包含恢复原状、货币赔偿以及替代性赔偿)等等。
即使并没有给另一方带来实质性的损失,他们同样有权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