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中如何追究担保人责任
一、中如何追究担保人责任
1、若担保合同对保证方式没有做出任何约定或存在表述不明的情况,则适用连带责任保证形式来承担保证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主合同纠纷尚未经过审判或程序,且就债务人的财产已依法强制执行后仍无法实现债务清偿之前,一般保证的保证人有权对债权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2、对于一般保证的保证人而言,倘若他们与债权人未能就保证期间达成书面协议,那么该保证期间应当自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为期六个月。
在此基础上,倘若在合同中约定了保证期间,以及在上文所述的法定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未曾向提起诉讼或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那么保证人将无需承担保证责任。
《》第六百八十六条
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八十九条
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保管担保财产和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三百九十二条
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二、和个人之间借款合同有效吗
当公司与个人缔结借款合同时,若满足以下三项条件,则视为该合同合法有效:
1. 签约时,双方均须具备充分的民事行为能力;
2. 在合意过程中,双方必须意识清醒且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欺瞒、威胁或其他不当行为;
3. 所达成的协议内容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及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亦不得侵犯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