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多久才会上征信?
个人信用信息记录通常会从借款人逾期还款之日起开始被记录,具体而言,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商业银行等贷款机构在借款人连续三个月逾期还款或者累计六次逾期还款后,会将相关信用记录上传至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这意味着,如果借款人未能按时偿还贷款,一旦逾期达到上述期限,其逾期记录将被纳入个人信用报告,从而影响其未来的信用状况和贷款能力。
建议参考:
为了避免因贷款逾期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借款人应当积极与贷款机构沟通,寻求解决逾期还款问题的途径,如果借款人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还款,应尽早联系贷款机构,说明情况,并寻求延期还款或调整还款计划的可能,借款人应定期检查自己的信用报告,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并在发现错误时及时更正。
相关法条: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征信机构应当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其提供信息的准确性。
征信机构提供的信息供信息使用者参考。”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征信机构在中国境内采集的信息的整理、保存和加工,应当在中国境内进行。
征信机构向境外组织或者个人提供信息,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小编总结:
贷款逾期记录通常在借款人连续三个月或累计六次逾期还款后被上传至征信系统,为了避免不良信用记录,借款人应积极与贷款机构沟通,及时解决逾期问题,并定期检查信用报告,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征信机构应当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并且信息的整理、保存和加工应当在中国境内进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